她是肯尼迪家族的禁忌,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被父亲逼成了白痴!(组图)
1918年9月13日,
因为两个小时的意外,
罗斯玛丽·肯尼迪的人生,
在她出生的这一刻,
就画出了一条破碎的曲线。
如果不是这两个小时,
身为肯尼迪家族长女的她,
将过上风生水起的生活,
比大多数人都活得耀眼。
中间的就是罗斯玛丽
众所周知,
肯尼迪家族是这个世界上,
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
老肯尼迪一战后靠股票成为百万富翁,
次子约翰·肯尼迪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三子罗伯特·肯尼迪成为司法部长,
四子爱德华担任参议员47年之久。
参政和经商是整个家族强大的血脉。
尤其是约翰·肯尼迪,担任总统,
让整个家族地位迅速提升。
然而罗斯玛丽·肯尼迪的名字,
却成了家族里不可提起的禁忌。
这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
她是个“白痴”。
1918年,
罗丝怀上第三个孩子,
老肯尼迪刚成为民主党领袖之一,
面对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
老肯尼迪对其妻子罗丝说:
“感谢这些年你对我的支持,
如果咱们生了一个女孩儿,
我要沿用你的名字,
给小天使取名罗斯玛丽。”
还在孕期中的罗丝十分快乐,
老早就在为孩子的将来做规划,
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小公主,
过上万人瞩目的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
罗丝的蓝图还未打开,
就被她亲手给打碎了。
1918年9月13日凌晨,
她在家中发现自己羊水破了,
由于事发突然,情况危急,
负责接生的医生无法及时赶到。
虽然一旁有护士受过接生训练,
罗丝仍期望那位医生帮自己接生。
正是这不可理喻的执念,
导致婴儿在产道中,
停滞超过了两个小时,
最终给罗斯玛丽留下脑部损伤。
原本期待的是完美无缺的生命,
一生下来就遭受了损毁。
罗斯玛丽智力发育迟缓,
说话和走路都比同龄人要晚。
入学前,她接受智力测试,
结果智商低得可怜,
在充满优越感的肯尼迪家族里,
在继承了良好基因的兄弟姐妹中,
她成为了被忽略和遗忘的那一个。
虽然她很乖巧,懂得讨好别人,
事事追随着父母的脚步,
不愿意给大人们添麻烦,
但她明显可以感受到,
自己和其他人不同,
被家族里的人区别对待。
罗斯玛丽和约翰·肯尼迪
当时美国社会和家庭,
对智障儿童一直存有偏见。
当时又正值老肯尼事业转折期,
他不想让长女成为自己的软肋,
所以对于罗斯玛丽的智力缺陷,
家族里人想方设法极力掩盖。
在罗斯玛丽读小学期间,
她不断被送到各种特殊寄宿学校,
远离兄弟姐妹,尝尽孤独。
她知道自己身处怎样的家庭,
想和父母一起参加活动,
但只有极少的机会出席。
可是只要能够出席哪怕一次,
她都会竭力保持体面,
绝不丢爸爸妈妈的脸。
她曾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
“我愿做任何事来讨你开心。”
老肯尼迪
步入青春期后,
罗斯玛丽的智力水平,
和一个七八岁孩子差不多,
她内心是没有任何残缺的,
她向往那些美好的事物,
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憧憬。
虽然不得不承受难言的失落、孤独,
她仍觉得自己拥有着美好生活。
彼时,小她三岁的妹妹尤尼斯,
早就成为了社交圈子里的宠儿。
家族背景做靠山,父母悉心培养,
尤尼斯可以自由出入上流社会,
在各大舞会、盛宴中锻炼自己,
迅速成为家族的门面之一。
相比之下,身为姐姐的罗斯玛丽,
则像落满灰尘的扫帚,
被丢在了墙角里。
罗斯玛丽(右)和妹妹
幸运的是,
罗斯玛丽也有快乐的回忆。
在父亲就任驻英大使期间,
一家人搬到伦敦,远离美国,
她活动的自由度就大了许多。
不但可以跟心爱的家人在一起居住,
还能出席各种舞会,结识新朋友。
虽然智商和正常人有差距,
但罗斯玛丽做事用心,
十分刻苦地接受各种礼仪训练,
在白金汉宫的舞会上,
将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了英国王室。
舞会结束的时,她真是开心。
因为她也可以像兄弟姐妹一样,
为这个家族增添几分光彩。
舞会上的罗斯玛丽
可惜不久后,二战爆发,
肯尼迪家族只能回迁美国。
大概是在英国的时光太幸福,
回国后,她又被送入寄宿学校,
巨大的失落感加上年纪的增长,
让罗斯玛丽的脾气变得很难控制。
她变得急躁,开始动手打人,
还违反校规半夜跑出学校。
这些情况被老肯尼迪知道后,
做父亲的开始充满了忧虑。
在光鲜亮丽、人人龙凤的家族里,
任何负面新闻都会触动大众神经。
罗斯玛丽已到了谈情说爱的年纪,
再这样下去,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
八成会毁掉老肯尼迪的政治生涯。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
有位医生向老肯尼迪,
推荐了治疗方案。
这位医生推荐的,
就是“大名鼎鼎”的,
额叶脑白质切断术。
这个手术是诺贝尔奖的污点,
是其历史上最瞎的一次奖励。
发明这项手术的安东尼奥·莫尼斯,
一直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
从政失败后,转回神经学研究,
发明出这项破坏人脑的手术,
一举摘得诺贝尔奖,同时,
也把无数的病人毁掉了。
这项手术十分粗暴,
会在受术者大脑两侧开口,
然后把大脑“无关紧要”的部分打烂,
以让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变得温顺。
然而,它带来后遗症也很明显,
那就是导致幻觉、丧失情感,
让受术者沦为弱智,
最严重的后果还会是,
让他们丧失人性。
在电影《飞越疯人院》,
和《禁闭岛》中,
都有提到这项残忍的手术。
尤其是在《禁闭岛》中,
莱昂纳多饰演的精神病患者,
在片尾有一句经典台词:
“是像禽兽般混沌地活着,
还是清醒地死去,哪个更糟?”
意思就是说,做了这样的手术,
就会成为丧失感情的行尸走肉。
然而,罗斯玛丽没那么幸运,
在死和手术之间,她没有选择。
她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被自己的父亲送上手术台。
当麻药注射进入她的身体,
意识变得越来越模糊之后,
她人生最好的时光,
从此化为灰烬…
之前,她只是智力低下,
类似于《阿甘正传》里的阿甘。
而现在,她彻底成了白痴,
连最基本的语言能力都丧失了,
走路走不稳,大小便失禁…
她再也不会“惹事”了,
绝不会做出让家族蒙羞的事,
威胁到自己父亲的政治生涯。
曾经的她虽然并不完美,
但她一直努力追赶兄弟姐妹,
希望能成为这个家族的一份子,
让爸爸妈妈感到自豪和骄傲。
那时在外人眼中,她与寻常人,
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略显羞涩。
但从今以后,她销声匿迹,
永远地消失在了公众面前。
罗斯玛丽的手迹
罗斯玛丽被遗弃了,
家族里的人对她绝口不提,
为了逃避自己错误的选择,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父亲把女儿送进特殊学校,
在1948年后,再未探望过她。
以前被送进寄宿学校时,
她会悲伤、失落,觉得自己好孤独,
现在好了,她再也不会难过了,
因为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难过。
当约翰·肯尼迪成为第35任总统时,
她的内心也毫无波澜,
只能在黯败的特殊学校里,
对着电视里狂欢的支持者们,
做出一副木讷的表情。
直到1974年,
她才离开收容机构,
和家族其他成员短暂见面。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
这时家族已被魔咒笼罩,
哥哥约翰和弟弟罗伯特被刺杀身亡,
大哥约瑟夫和妹妹凯琳都已死去,
老肯尼迪也早已离开了世界。
人间的诸多情味和温馨,
她可以说都没怎么尝过。
家族里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
但罗斯玛丽却活到了86岁,
是的,像“禽兽般混沌地活着”。
2005年1月7日,
罗斯玛丽·肯尼迪,平静离世,
她被埋葬在布鲁克林的墓园里,
在那郁郁葱葱的坟茔边,
躺着的是她的父母…
1960年之前,
罗斯玛丽的事被封锁,
成为肯尼迪家族的秘密。
直到约翰当上了总统,
美国弱智儿童协会才公布此事。
就在约翰成为总统之后,
他建立专门研究儿童健康,
与人类发展的政府研究机构。
妹妹尤尼斯则创办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小弟弟泰德提出了《美国残疾人法案》。
罗斯玛丽一个人的孤苦,
这一生不知从何说起的悲剧,
最后却让无数孩子受益,
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但对于罗斯玛丽个人而言,
这一生是写不尽的悲凉,
如果她不是出生在肯尼迪家族,
或许会是另一番命运。
少女罗斯玛丽,手捧鲜花,身穿婚纱,期待度过美好的一生
罗斯玛丽的人生,
带着强烈的无常意味。
她出生在最好的家庭,
却承受了最大的悲剧。
这世上的某些事情,
其实就这样混沌运作着,
福祸相依,有无相生。
至于说起一个家族的荣光,
和一个生命需要的温暖,
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张照片,
名字叫做《暗淡蓝点》:
这是旅行者1号,
拍摄的著名照片之一。
1990年2月14日,
旅行者1号太空船刚完成其首要任务,
美国航太总署发出指令,
令其向后看以拍摄它所探访过的行星。
美国航太总署从这个动作中,
编译出60帧照片,辑成太阳系全家福。
当中一张,刚好把地球摄于镜内。
从40亿英里外(64亿公里外)拍摄的照片中,
地球只是一个渺小的“暗淡蓝点”。
只占整张照片的0.12像素。
当时,旅行者1号尚未离开太阳系。
是的,在茫茫宇宙中,
我们和我们遇见的每个人,
都身处这个小点上,
我们人生中每一次相逢,
每一次离别和拥抱,
都发生在这个黯淡的点上。
在亿万年的时间长河里,
在浩瀚无边的空间里,
一个家族的荣耀转瞬即逝,
比起爱、理解和陪伴,
它到底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