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建千疮百孔 丑闻愈揭愈多 愈揭愈臭(图)
继港铁沙中线工程被揭发大量施工表格不翼而飞后,国家级基建并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亦发现同样问题,而且毫不意外地,港府又是后知后觉、拖延公布。大型基建丑闻愈揭愈多、愈揭愈臭,反映港府官员尸位素餐、监管机制完全失效,当中会否藏着见不得光的贪污腐败,才是最令人不堪设想。
整件事可谓港产官僚胡混度日的典型。路政署早于一六年已知悉大桥香港接线工程承建商未有依时提交确保工程符合要求的"检查及测量表格",缺失比例高达两成八,惟港府不是开诚布公,有责必究,反而像偷鸡摸狗一般,暗里斥资二百多万元,于去年单一招标聘请独立审查顾问,调查原工程顾问公司有否履行监督承建商职责。审查结果确认该批迟交表格涵盖一二至一八年间进行的部分工程,经实地视察后没有异常,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直到沙中线爆出表格缺失丑闻,全城哗然,运房局和路政署才公布大桥事件,但路政署最初坚称去年知情,昨日又改口承认两年前已知悉,这个政府还有没有诚信,毋庸赘言。更不堪的是,港府单一招标聘请的独立审查顾问,正是曾担任沙中线红磡站工程的核证顾问,沙中线丑闻之多,有目共睹,表现如此不济的"顾问"竟然又再被委以重任,别说其交出的报告根本令人没有信心,背后有甚么"非君不可"的理由,更令人疑惑。
立法会昨日讨论事件,运房局局长陈帆及路政署署长陈派明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然而不管议员如何炮轰当局表现"肥佬"、"监核制度名存实亡"、"用老鼠捉老鼠"、"垃圾政府",高官们依然不慌不忙,好官我自为之。陈派明轻描淡写说"未有即时跟进是敏感度不足";陈帆更将补交施工表格称为"立此存照",拍胸脯说工程质素及安全没有问题,甚至当起顾问公司代言人,坚称沙中线事件不能与今次事件混为一谈,摆明大事化小。
施工表格当然不是为了"立此存照"这么简单。港英时代建立了一套严谨的工程监管制度,每道工序完工后须经检测及填写表格,由相关负责人员签字确认,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一环套着一环,工程成本较高,却可确保质量无虞,也是承建商领取工程费的凭证。今次事件,显然跟沙中线红磡站的问题如出一辙,陈帆当时称可能涉及诈骗,转交执法部门调查,为何港珠澳大桥却轻轻放下?有理由相信,大桥是国家级基建,是面子工程,早前已爆出石屎检测数据造假,令中央面目无光,港府自是不想再与刑事丑闻沾上边。
事实一再证明,回归后"港人治港"沦为"废人治港",行之有效的工程监管制度变形走样、荡然无存,而问题根子在于港府没神经、没灵魂,一切都大安旨意,对乱象熟视无睹,出了事就瞒,瞒不了就拖,纸包不住火便做做样子补镬,然后过了海就是神仙,从来没有高官需要问责。在港府这种"结构性溃烂"监管制度下,更多更大的基建丑闻必然陆续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