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共政坛现分歧 统计部门否认前任财长指责(组图)
中国财政部前任部长楼继伟12月11日在一次经济年会上认为,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高层提及的“三重压力”,在现有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并不能得到体现。
应是对楼继伟的指责有所耳闻,12月15日公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员特意阐明:统计数据清晰地反映了三重压力(即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和经济下行压力。
这位名为付凌晖的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认为,从需求看,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年初的两位数增长回落到个位数,两年平均增速也由3月份的增长6.3%回落至8月份的增长1.5%,近两个月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投资增速亦呈现类似回落态势,反映了需求收缩的变化。
2019年9月1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右)介绍2019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华社)
从供给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部分能源和金属供给偏紧,汽车等部分行业缺芯问题影响明显,PPI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上涨0.3%扩大至10月份的13.5%,11月份涨幅虽有所回落,但还处于较高水平。
从预期看,中国制造业PMI自4月份以来连续回落,9月份和10月份跌至收缩区间,其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连续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总体上也呈现回落态势。
付凌晖认为,面对上述重重挑战,中国经济仍然顶住压力保持了恢复态势,实体经济更稳中有升。这在最新公布的11月份数据中亦有体现。
因为各种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要求严格,中共官员鲜少在公开场合进行意见相左的辩论。不过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趋势上,相关争议一直未断。
除了此番统计部门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之争。2018年的关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定位争议的“国进民退”话题也曾引发中共体制内诸多专家和官员的分歧。
当年9月,随着商人吴小平的民营企业“退场论”和时任中国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关于私企应将职工放在主体地位的讲话,恐慌情绪被迅速引爆。直至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及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刘鹤等纷纷出面发声表态,才使国进民退一开始猛烈的舆论怨声而逐渐消失。
而在2015年至2017年三年期间,曾经担任重庆市市长、被认为颇有经济才能的黄奇帆,曾多次公开反对当时的央行政策。
在2015年11月25日,周小川在《人民日报》撰文表态:支持P2P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而在2015年5月19日,在重庆市与腾讯公司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活动上,时任重庆市市长的黄奇帆则认为,P2P就是把老式的集资诈骗搬到了网上,是赌场,没有任何正面创新。
2016年的中国“两会”期间,黄、周就是否应该用加杠杆的方式去除房地产库存再起争论。黄奇帆认为,如果听任一些地方的房市高杠杆,将会是另一场金融灾难。而被誉为“人民币先生”的周小川看来,首付贷并没有错,他在2016年2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举办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个人住房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阶段。”
到了2017年,黄奇帆和中国央行的观点冲突再起:当年11月16日的“第八届财新峰会”上,黄奇帆高调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应由财政部和央行一起管理,而不是央行独自管理,但该提议遭到时任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反驳,甚至被怼“空手套白狼”。
可见,虽然近年来中共被外界认为加强了中央权威性,但是除了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严肃强调“定位一尊”,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中共允许且并不遮掩观点分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