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大选的最后冲刺 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进入2月中旬,法国“右翼名嘴”泽穆尔(Eric Zemmour)突然自建新党“收复失地党(Reconquete)”参加总统大选,至此,站在舞台上摇旗呐喊的法国政治各派系也基本浮出水面:虽然竞争者有十几人,但有资格站在擂台聚光灯下的除了现任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之外,只有中右翼和右翼的几位政客。
目前,根据法国两大权威民调机构Iflop和Eable统计数据显示,马克龙在初选中有望取得25%的支持,极右翼候选人勒庞(Marine Le Pen)和中右翼候选人佩克雷斯(Valerie Pecresse)紧随其后,再次则是从2021年12月开始突然加入竞争的泽穆尔。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未来两个月之内,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聚焦在某个具体的政客身上,它与法国政治的思潮有更大关系。
擂台上的竞争
对巴黎的观察家们来说,法国2022年的总统大选似乎缺乏悬念:根据权威机构从2021年末开始的多轮调查,到2022年4月,估计一半左右(55%至54%之间)的法国人会走进投票站,为十几名候选人投票。
作为最后加入战局的候选人,泽穆尔展现了最强的攻击性。(美联社)
其中,自称“中间派”的马克龙有望以25%的优势进入下一轮,勒庞和佩克雷斯会在17.5%至15.5%的支持率之间展开殊死对抗,泽穆尔目前的支持率则在12.5%至14.5%之间浮动。法国左翼最有影响的候选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目前民调支持率只有9.5%到10%之间,为其中最高者,这也意味着法国左翼势力在此次大选周期内基本退出竞争。
由于至少40%的法国受访选民在接受调查时表示“自己会改变主意”,加之法国另有一半选民没有被发动起来,这使得相对于4月23日的最终决战,法国人对于挑战者的竞争更感兴趣。虽然以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Gerald Darmanin)为首的一批马克龙政府官僚对此不屑一顾,还批评三名劲敌系“冢中枯骨”,但这种论调终究只能算是大选季节对政敌在战略上的藐视。
勒庞(中左)阵营虽然声势浩大,但该党目前发生了派系分裂。(美联社)
不可否认,到2022年2月,佩克雷斯、勒庞和泽穆尔三家的竞争还在继续。而这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泽穆尔阵营,它在建党之后就展示了强大的攻击性:该党在确立之后,就大举吸纳勒庞的“国民联盟”党的政治力量:该党负责宣传的党内要员高拉尔(Gilbert Collard)为首的一批骨干已经在1月29日后转投泽穆尔一侧,该党另一要员、勒庞的前发言人里维耶尔 (Jerome Riviere)甚至帮助泽穆尔组党,以勒庞的侄女马雷夏尔-勒庞 (Marion Maréchal)为代表的一批核心党员也发生了动摇。加之勒庞本人还发出了“想离开的人现在就走”的声音,这使得“国民联盟”党虽然优势最大,但其影响力也不断地被对手削弱。
泽穆尔的新党可能与法国右翼及极右翼的自主分化有一定关系,出于对勒庞及其家族在法国政治中扮演的“极右翼”、“纳粹”、“失败者”等符号的顾虑,法国的右翼和中右翼政治家可能也需要另一个角色来承担责任。“收复失地”的泽穆尔及肩负类似责任的佩克雷斯就走上了前台。
目前,这批政治家正在大找马克龙的晦气,借着法国警察部门等暴力机关开始收买人心,寻求支持。譬如在2月2日,勒庞、泽穆尔和佩克雷斯都参加了法国警察工会联盟的记者会,并集体表示了对警察的支持,考虑到马克龙曾批评“警察暴力”,并在坊间留下了“国家元首不支持那些保卫国家、保卫共和国的人”的恶劣影响,这套言论便比马克龙阵营的态度显得积极。
此外,马克龙逃避总统选举第一轮电视辩论的态度也让勒庞、佩克雷斯等人找到了突破口。勒庞直接指出,如果马克龙不参加辩论,那么她将抵制这场活动;从电视辩论中击败竞争者的佩克雷斯也讥讽马克龙无法面对其负面资产。在佩克雷斯于2月7日的最新电视采访中明确自己是“戴高乐主义(Gaullisme)者”之后,以“中间立场”著称的马克龙阵营也有必要留意自己长期以来故作不偏不倚带来的不利影响。
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就目前的法国政治环境来看,马克龙阵营仍然具备着险胜连任的能力。根据Eable等机构的分析,到2月中旬,根据目前法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如能进入第二轮选举,马克龙对勒庞或佩克雷斯可以基本确保55%对45%的胜率,对泽穆尔甚至可以更高些,达到65%对35%。但问题就在这里,本次大选终究是两个月之后发生的事情,马克龙的人气未必能坚持到最终决战的一刻。
而就参选各党的政治诉求来说,法国的内政外交也难以发生更大的转向。譬如佩克雷斯在2月7日的采访中就明确了要进一步确保法国国内地方省市的自治和自主能力,这种“权力下放”的进程本身就是马克龙继承自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当局的。这种地方放权的思路也是一种“戴高乐主义”的体现。
而就“戴高乐主义”这一点来说,除去从2021年12月开始才成为政治人物的泽穆尔,马克龙、佩克雷斯以及勒庞三人多少都有类似的政治诉求。这种大方向的回潮意味着法国似乎正在扬弃前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时期放弃戴高乐主义、走向亲美政策且重返北约的思路。
马克龙近年的密集外交活动,以及上任以来对于法国独立自主性的强调已经显出了“新戴高乐主义”的气质,声称自己非左非右的马克龙在外交上越来越表现出对“新戴高乐主义”的追求;佩克雷斯对于“希望欧盟能够保持各个民族国家的独立性”的呼吁,以及对自由经济与重大规划的推崇,使之显出了传统戴高乐主义的色彩;至于从2018年开始重建“国民联盟”的勒庞,也多次表达了对戴高乐的尊崇。这种核心思想的一致性,意味着法国即便在2022年4月换了一位新首脑,该国仍会确保其在马克龙政府后确立的基于戴高乐主义的各种追求。
当然,马克龙式的法国外交“新戴高乐主义”尚未成形,佩克雷斯的戴高乐主义纲领由于抛出的过于仓促,也显得相对传统,而勒庞及其家族的传统形象,以及其党派对欧盟的反对,也使之对“戴高乐主义”的尊崇显得片面。但无论如何,考虑到法国左、右翼都有再次退出北约的诉求,它意味着此次法国大选实际上已经不是马克龙及几位中右翼政客的缠斗,决定马克龙当局成败的,或许将是此前主导了法国政治、经济、外交格局几十年的戴高乐主义,它也将以大概率成为此次选举最突出的赢家。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