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囤了一屋子垃圾!网友:这不就是我奶奶?(组图)
咱们到底有多爱囤东西?
喝完的塑料水瓶,用完的包装袋,捡来的快递纸箱,都是父母辈儿囤货的大头。
前段时间,成都有个父亲火上热搜。
就因为他给女儿洗干净晾晒了一阳台的塑料袋。
评论里大家纷纷感慨:其实我自己也在囤塑料袋……
不过相比赵湘源奶奶,大家都弱爆了!
赵湘源奶奶坐在自己一生的「垃圾」旁边
这个奶奶堪称囤货大王。
她囤的东西分门别类,成千上万。
她的儿子甚至专门为她囤的东西,办了个展览《物尽其用》。
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地的人来围观。
《物尽其用》在纽约现代美术馆,2009
《物尽其用》在纽约现代美术馆,2009
赵湘源囤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
这就来为你揭晓,这场世纪初的展览到底有什么魅力,在二十年后依然动人。
赵湘源和儿子宋冬旧照
01 用50年,囤了一屋子破烂
赵湘源是一名普通的北京妇女,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她的父亲出身黄埔军校,做过国民党军官。
因此赵湘源的童年记忆中,父亲被清算前后的生活是截然不同,天翻地覆的。
物资匮乏的后遗症,让她不知不觉,攒了半个世纪。
儿孙们总劝她,实在没用的,就扔了吧。
但她总想着,「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这是不是咱们最熟悉的那种,「中国式爹妈」?
赵湘源攒的衣物和碗碟
赵湘源的儿子宋冬是一名艺术家。
探究亲情,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主题。
宋冬在《物尽其用》展览现场
母亲数量庞大、铺天盖地的杂物,给了他灵感。
这些废物,也许能够成为「艺术品」。
赵湘源攒的杂货,极具时代特色
衣
赵湘源刚做母亲那几年,连几匹新布都买不了。
孩子需要新衣服,就只能用旧衣服改做。
后来,这些破烂不堪的旧衣服,藏在箱子里不见天日许多年。
赵湘源解释说,她没有勇气打开。她怕孩子们发现小时候过得这么艰难,心里伤心。
赵湘源从她的母亲那儿学到:把改剩的下脚料收起来,备用着打补丁。
如今,大家一定很难在家中翻出,如此多颜色靓丽的布头。
对童年的宋冬来说,世界上最珍贵且唯一的衣服,就是妈妈给他做的绿军装。「文革」期间,出身不好的他,多么希望穿上一件绿军装啊。母亲想破了头才想出来,用废旧的牙膏盖做扣子,再用牙膏皮做光荣的五角星。这才把小小的宋冬,武装成一个骄傲的小解放军。
赵湘源碰上长一点的线啊绳子啊,就卷巴卷巴,搁起来。她想着,以后能用这些线绳,系个什么东西。结果一不小心,就留下这么多。
皮鞋尚且代表封、资、修的时代,赵湘源家里没敢留一双。这心情作用到后来,就无论如何都不情愿扔鞋子了。
鞋磨出洞了,就垫上硬纸板,再缝上破衣服做的鞋垫,继续穿着勉强度日。
鞋穿不上了,就送给合穿的人。
以前买布用布票,买棉花也要棉花票,都是限定配给。
赵湘源不舍得用新棉花,就攒起来给孩子们做春节的新棉袄。后来经济好些了,就用来打结婚的被子。没想到经济还是发展得太快了,商店里什么都有了,不缺棉袄,也不缺被子。
用赵湘源能攒下这么多肥皂,多亏了当年单位里的好同事。还没成家,和父母住在一块的同事,用不了太多肥皂,就会把自己多余的肥皂票送给赵湘源。日积月累,就存了许多。
上海产的固本肥皂,五毛多一块。北京产的长城肥皂,四毛多一块。固本肥皂更好用,但为了省一毛钱,赵湘源还是常买长城肥皂。
为了节省珍贵的肥皂,赵湘源想了不少办法。肥皂用完了,要晒干。因为软的肥皂洗起来很浪费,用不了几次就没有了。肥皂快用完了,就泡软贴到新的大肥皂上。这样循环往复地用下去。
或许,你童年也经常见到搓衣板(暴露年龄)?随着洗衣机普及,搓衣板已经快被淘汰。以前的春晚小品里,常有惩罚跪搓衣板的情节,现在也进化成跪键盘了。看这些搓衣板龟裂的纹路,才惊觉时间悠悠过去了好久。
这些大大小小的盆,也是时代的眼泪。以前还要分,洗脸盆,洗脚盆,洗内衣盆……赵湘源用这些盆,早早实现了环保。洗菜水浇花,洗衣水冲厕所。
盆坏了也不怕,用胶带粘上,就又是一个好盆~
赵湘源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具,不少是家里人自己做的。小到煤铲子,火钩子,火筷子,小簸箕,大到沙发、柜子等大件。
不过最特殊的,还是公公用竹竿子做出的鸟笼。这得多巧的手!生活锻炼了那一代人,本职以外,个个都有手艺在身。
往家里收塑料瓶子的习惯,没有随时代褪色。只是赵湘源的爱好有点特别,她会把瓶盖拧下来,攒齐各种各样的颜色。她说,自己想拿瓶盖下象棋。红的当将,蓝的当卒,白的当马……这样不用写字,也能认出来。
色彩同样艳丽的,还有牙膏壳子。赵湘源家里的牙膏,怕是可以说一部《中国牙膏发展简史》。
相比前面的老物件,这些玩具倒是很新的。这都是九十年代后的东西,属于赵湘源的小外孙女。玩具的快乐,是赵湘源和她的儿女童年不曾享受过的。到了孙辈,才有玩具自由。
回想我们童年的色彩,有多少是玩具赋予的啊!你身边有没有一件两件从小陪到大的玩具呢?食说起吃,赵湘源囤下的餐具可真不少。但对赵湘源最重要的,应该是这只天蓝色的搪瓷碗。
现在破旧的搪瓷碗,能隐隐看出,当初崭新美丽的样子。妈妈买给赵湘源时,说考上大学才能用。于是赵湘源就眼巴巴地等。终于考上大学,赵湘源每天都用这只搪瓷碗去食堂吃饭。等大学毕业,妈妈过世了,赵湘源就再也没用过这只碗。
这个小小的圆石墩子,就是以前的石磨。瞧着不起眼,却是改善生活的重要工具。这个石磨是赵湘源的婆婆留下来的,婆婆教她怎么用。如何泡豆子,怎么磨出好豆腐,都是生活的学问。
赵湘源家里的男人们,都爱吃几口酒。只不过那时生活条件差,多是到小铺子里打散酒来吃。
打白酒时, 会用暖壶。
有趣的是,那时的酒,甚至茅台也并不贵。所以我们能在这里面,看到许多有年份的名酒。
你能认出哪瓶?
住从前,赵湘源家里养了许多花。八月开桂花,冬天开梅花,四季开夹竹桃,还有许多别的草木。
那个年代买花盆贵。为了养好这些花草,赵湘源的丈夫世平,就自己用铁模具翻制花盆。星期天,就骑车去郊区,用麻袋驮回养花需要的黄土。那时的生活,多的是这些具体而微的乐趣。
这些椅子是单位处理,被世平便宜捡回来的。
老椅子折了,就拧铁丝修一修。平时家里来人,就把椅子对上,铺个褥子,当成床用。
这个大沙发,是他们家换了新房,空间陡然增大后添置的。
年轻的赵湘源、宋世平夫妇与赵湘源父亲合影
宋世平生前没吃完的药
赵湘源被堆满的房间
宋冬在整理旧物
事不宜迟,将物品分类,整理,计划如何摆放。
浩浩荡荡的搬运就开始了。
在展厅的顶窗上,宋冬用霓虹灯书写了这样的文字:
爸!别担心,我们和妈都挺好的。
赵湘源奶奶在兴奋地和观众讲述过去的故事
爸爸还是军官的时候,住在黑漆大门的大房子里。
左:童年赵湘源;右:照片背后题字「源女四岁摄于川东壁山县」
在北京和妈妈相依为命的时候,要不停做工补贴生活。
赵湘源和妈妈
赵湘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帮助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