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人陪读妈妈、结扎80后、体制内润澳、华女冻卵、嫁到澳洲,2022独家报道大盘点:人物群像篇(组图)
我们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言一行,具体而微小,却往往是时代之光的折射,是大时代的小缩影。
今日澳洲App记者采访不同领域与生活状态的澳洲华人,有失独的母亲、陪读妈妈,也有女矿工、男护士,还有形形色色的“润”澳华人,以及因敏感脱口秀和改英文姓饱受争议的华人们,他们的人生平凡,却并不平淡。
2022独家报道大盘点之人物群像篇:人生百种活法,个中滋味难言说。
澳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华人护士累到痛哭
随着澳洲疫情再度严峻,加上流感肆虐,全澳医院又一次不堪重负,情况或更甚往年。
奔忙在第一线的华裔护士们告诉今日澳洲App,从业十多年来,“第一次强度这么大。”
来不及吃饭、喝水,“脚不沾地”,这已经成了工作常态。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曾忍不住崩溃大哭(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Oscar(图片来源:供图)
华女严琼在澳遇害,6旬失独母亲首发声
在上海家中接到澳洲警方的来电时,她的天,“一下子就暗了。”
盯着这个来自海外的陌生号码,严琼母亲犹豫再三后,还是按下了接通键。
电话中传来的是女儿遇害的噩耗,“一场噩梦”就此开启。
时隔8个月后,严妈妈告知今日澳洲App记者,“我还是不相信她已经去了。一闭上眼,女儿就在眼前。”(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害人严琼(图片来源:网络)
“活多钱少压力大!”华人批“四大”为“血汗工厂”
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和安永(EY),被称作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今年8月,随着一名亚裔安永女职员在悉尼总部坠楼,引发热议,且集中在“四大”的工作强度和员工压力上,被吐槽为“人形绞肉机”。
多名华人从业者、乃至“四大”职员告诉记者,这已不是秘密,“我也可能会是下个她。”(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Sally(图片来源:供图)
“玻璃心很难生存!”矿区华女“生存之道”
“矿工”,这个词听起来就荷尔蒙爆棚。
男性是该行业绝对主导,而近年来,在澳洲,越来越多女性加入其中,这其中不乏华人。
她们大多集中在西澳,成为西澳矿区恶劣自然环境里的“东方明珠”。
脱下工服,这些女孩跟普通女孩并无二异。面容姣好、爱打扮;但一旦进到矿区,她们会有意识忽视自己的性别,克服性格的弱点,因为那里有着另一套生存法则(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Kiki(图片来源:供图)
独生子女养老之殇:我入澳籍,妈妈却哭了
悉尼华人“格格”和母亲在“老何所依”这件事上,已“僵滞”了两个多月。
女儿想留澳尽孝,妈妈想回乡养老。矛盾似乎无从化解,以后者的落寞回国暂告搁置。
格格把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称之为独生子女移民的“养老之殇”。
在她身后,避不开这道难题的人群,有多达近40万人之众(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格格的母亲(图片来源:供图)
站着刷手机年薪$15万?华人“棒棒糖大叔”揭真相
一说起澳洲街头的“棒棒糖女孩”,大家印象中通常是“轻松”且“高薪”。
墨尔本华人男子Michael也是这样认为,直到他举起交管牌,摇身一变成为“棒棒糖大叔”。
没错,“托关系才找得到”、“年薪15万不是梦”,他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但却并不是想象中“刷着手机聊着天”那般逍遥快活。
他说,“第一天干完后,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回家只想躺着。”(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Michael的交管牌(图片来源:供图)
错过国内房价10倍疯涨,他们卖房移民来澳
(国内房产)晚卖一年,多买一套澳洲公寓?
对来自超一线城市的中国移民们来说,卖掉国内房产出国,错过房价飙涨的黄金期,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损失。
固然难免遗憾,但面对“遗憾”,却也心绪翩然。
他们告诉记者,像是一场命运对赌,“置换的不是房产,是生活。”(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蕾(图片来源:供图)
澳洲华人陪读妈妈:家,可能只剩下个壳
在海外,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为了孩子,离家,远走,主动“牺牲”。
“陪读”和“妈妈”,两个似乎有着天然逻辑关联的词汇,赋予了这群人相似的使命与境遇。
不少人说,她们在异国的陪读之路是座孤岛,布满荆棘。
她们却说,这段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孩子的画作(图片来源:供图)
为做100%澳人改英文姓,网友口诛笔伐
他说,仅思考了一秒,便决定改名,因为要作个“百分百”的澳洲人。
从“梁宗祎”到“Zyon Langford”,引来网上炮火连天,这到底是数典忘祖还是身份认同?
改名一事被媒体报道后,梁宗祎遭遇网友口诛笔伐,但他称“并不后悔”(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Zyon Langford(图片来源:供图)
回国华人“逆流”返澳,“太卷了!”
“我们要回悉尼了。”身在北京的华人妈妈Y如释重负地对今日澳洲App记者说。
带娃举家尝试半年后,这个家庭最终放弃了在中国定居的计划。
疫情起伏、工作窘境、父母老去、子女入学……这些因素,让不少澳洲华人,在“回”与“不回”之间踯躅徘徊,难做决定。
他们中,一批早先回国的体验者正“回流”澳洲。
他们告诉记者,“我想清楚了,要回来。”(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Fiona(图片来源:供图)
华男砍树当场丧命,遗孀“走投无路”
今年春节刚过,墨尔本东南Malvern East区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华人男子在受雇清理树枝时,因误触高压线当场身亡,留下家中三代5口人不知所措。
“当时真的都崩溃了,天都塌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那天是怎么过来的,感觉这几天好像过了好几年。”遗孀张女士向今日澳洲App记者讲述了与丈夫异国他乡打拼的种种不易……(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张女士与丈夫(图片来源:供图)
澳洲80后华人:结扎“捍卫一娃家庭”
澳洲华人家庭的生育观,貌似正在悄然转变。
从70后的“二胎标配”,到80、90后更倾向于“坚决一胎”,华人新移民面对生娃似乎正变得“相对谨慎”。
从多胎到单胎,差异明显,但难说对错。
就好比一位70后华人父亲告诉记者,“无关最终生几个,生育是选择,更是责任。”(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Phoebe和儿子(图片来源:供图)
上海体制内生活20年后,她决定赴澳“出走”
“几千人争的岗位,和去澳洲,我选了后者。”
两周前,28岁的Lynn瞒着家人,把广州一份编制内的工作辞了,为了回到那个时常浮现在她眼前的澳洲大陆。
考了4次才考上的“铁饭碗”,说不要就不要了。身边人有惋惜,也有不解。面对质疑时,性格内向的她总是笑笑说,“值得的。”(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Lynn(图片来源:供图)
澳华人区“鸡娃”成常态,“卷”避无可避
新州录取率极低的“英才班”,在悉尼华人区的家长们中备受追捧,几乎全员的报考率时常让人瞠目结舌。
在这里,“鸡娃”才是常态,“卷”早已避无可避。
而他们中极少数“躺不平又卷不赢”的“佛系家长”,正考虑搬离华人区(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Julie的儿子(图片来源:供图)
润澳华人:润不是解脱,是一场持久战
在早先中国政府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之下,“润”学在国内成了一门显性学科。
自今年3月上海封城以来,“润”去海外的风声四起。一群人身体力行出走,澳洲是排前四的目的地之一。
他们所要面对的,除了拥抱憧憬中的蓝天白云和自由,还有如同“二次投胎”的艰难重生。
“一下飞机就后悔了。”他们中,有人告诉记者,有那么一刻,“觉得润了不是解脱,是自找罪受。”(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Rey和儿子走在布村(图片来源:供图)
澳洲华人婚恋难,优质华女选择冻卵
“谁会不想有个人陪呢?”这是很多在澳单身男女的真实感受。
不过,在现实面前,狭小的社交圈、“不肯将就”的择偶条件、失衡的男女比例,“脱单”似乎已难靠一己之力解决。
在寻求“真爱”的道路上,有人不断尝试,有人选择“冻卵”,有人徒留一声叹息(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图片来源:供图)
“新冠梗”和“剩女梗”,华女脱口秀遭网暴
32岁的“重庆妹子”黄鹤在澳洲7号台播放的《澳洲达人秀》( Australia's Got Talent)节目中一炮而红。
她讲了一段约4分钟的脱口秀,引起观众和评委的强烈反馈。评委David Walliams形容她,是“我们在这个节目中见过的最有趣的喜剧演员之一”。
这段视频在全球走红,仅Youtube播放量就超过了145万次,而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也被浏览500万次之多。
面对爆红与争议,黄鹤回应今日澳洲App时这样说……(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黄鹤参加《澳洲达人秀》片段
华女中年嫁到澳洲,“为绿卡一直忍”
为了跳出离婚命运的牢笼,不少国内中年女性选择了跨种族伴侣,嫁去海外。
住在新州纽卡斯尔的华人春华和小鹿是一对“好姐妹”。她们都有个西人丈夫,偶尔一起约饭。而远在珀斯的秋菊,则已告别与“洋老公”的短暂婚姻。
三人此前都有过一段婚姻,后远嫁来澳。需要一纸绿卡改变命运,逃离伤心往事(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人小鹿与丈夫(图片来源:供图)
查看更多独家内容报道,请点击跳转独家频道 >>
(综合整理 Sop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