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温柔姐姐杀回来,娱乐圈“扯头花”戏码彻底过气(组图)
娱乐圈但凡闹出女明星扯头花的炒作,我总会想起颜怡颜悦的那段调侃。
说她们看过的唯一一部不勾心斗角、不抢男人的双女主大戏是《闪灵》,嘲讽编剧们竟然还没厌烦“防火防盗防闺蜜”的戏码。
长久以来,影视综里一旦涉及女性关系,就有一批偷懒的人把“扯头花”视为让其更精彩的捷径,披“姐妹情深”的羊皮卖“雌竞”的狗肉,争把清宫戏码撒遍娱乐圈的每个角落。
开始观众还能被忽悠几次,看腻后早晚烦透。
反倒是这两年,比起“在女人堆里杀出一条血路”的模板,受欢迎的女明星都有情绪稳定、柔风润雨的特质。
《浪姐4》里的女性友谊名场面,《芭比》里女主和编剧们的同盟,都一次次润物细无声地融化着什么,提醒我们看到那些温柔怀抱的力量。
01
温柔姐姐,
整顿娱乐圈“雌竞”歪风
如果提前评选2023年娱乐圈的十大感人名场面,《浪姐4》里Ella陈嘉桦和吴倩“双向奔赴”这段一定在列。
遇到婚变和事业低谷的吴倩陷入自卑泥潭,遇到唱跳的环节就总想退缩,低气压地躲在人群的角落。
直到“大姐姐”Ella在初舞台结束后,主动选她并送上鼓励。
Ella一语道破吴倩不是不愿意努力的人,而是太害怕自己做不好。人在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里困久了,就更需要被外界力量拉一把。
Ella式的鼓励并没有振臂高呼的假嗨、大喊“你一定能行”的鸡汤。
而是细腻发掘吴倩的情绪问题,一句低声细语的“倩倩的个性我明白”彻底让妹妹破了防。
“你总是在我最想放弃的时候,拉我一把”。
大家代入吴倩,纷纷感叹SHE里的E是“拯救I人的E人”,做梦都希望自己低谷时,有个这样温柔细腻的姐妹。
就像当年Selina开烧伤后的第一场发布会,Ella挡在记者的长枪短炮前面、握紧她的手上台一样。
在组合里,比起让人惊艳的主角,她更像守护公主的骑士。
如今,温柔细腻又共情能力极强的她,又一次成为身边人的精神支柱,不知不觉地被依赖。
没有武侠小说剧情里的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现实生活里的姐妹相助故事,往往是更润物细无声地彼此照亮。
去年浪姐里的“小太阳”徐梦桃也是如此,明明是整季里年龄偏小的、也从来没学过唱跳。
却因为有感染力的社牛性格、国家队队长的经验,被视为团队主心骨,把大家的训练计划安排得明明白白。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她成为队长时的那句承诺“让所有的队员都可以闪闪发光”,不仅在于帮助大家拉筋、科学锻炼,更是试图找到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优点,不让它们彼此遮盖。
今年能上热搜的女性题材,也都带着女性互助的内核。
韩综《海妖的呼唤》里没有白幼瘦标准的审判,而是一群女性消防员、刑警、军人、运动员,展现有勇有谋、团结迎敌的模样。
接力劈木头的比赛中,消防队的队员因为担心组长腰伤恶化,就算精疲力尽也愣是一个人把30个木头全部劈完,一刻都没停过。
如今,人们越来越乐于看到走出雌竞叙事的女性关系,更欣赏这些“成为太阳、照亮彼此”的女性。
这份精神力量不仅让她们自己温柔又强大,更是身边人的精神支柱和偶像模板。
02
“成为太阳”的她们,
照亮彼此的人生
你会发现,这些“成为太阳”的温柔姐姐都有一个共同点:
她们的人生比起乘风破浪的“爽”,更是在经历挫折和沉淀之后,拥有一份自洽和恒定的力量。
越是因为战胜过束缚,就更容易对也面临过相似困境的女性共情,提供精准的情绪价值和实际帮助。
比如很少有人知道,《芭比》的女主角玛格特·罗比同时也是该片的制片人。
作为曾经好莱坞男权审美下的隐形受害者,她专门创办了为更多女性导演和制片提供机会的工作室。
一群女性电影人并肩作战,真诚地为对方的努力而加油鼓起,才有了《芭比》的全球性成功。
伸手彼此拉一把,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像水面上涟漪,可能慢慢扩散出很大的积极影响。
女性之间的力量又是可以相互传导的。
就像Ella获得《浪姐4》冠军后贡献的最佳获奖感言,面对被她温柔关怀过的一群姐姐妹妹,她说这也是拥抱自我的一个过程:
“我们懂得打开我们的心,让别人走进来;打开我们的眼睛,去看见每个人的好;打开我们的双手,去拥抱每一个这么努力的你们,还有拥抱每一个脆弱的自己。”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女性用真心对外交互,也能让自己获得更良性的成长。
因为通过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往往是更持久、且有生命力的。温柔力量总能在彼此共情之中,手拉手传递下去。
中国初代超模马艳丽,如今已经成了知名服装设计师。身处时尚行业多年,她深知设计师的最大愿望就是自己的作品能被看见。
于是,在得知身为贵州苗绣非遗传承人的杨双芝,曾经不得不为了生计,用绣娘的巧手去工地扛重物时,马艳丽痛心不已。
她决定也加入称为苗绣文化推广的行列,助力绣娘们的才华变成她们的事业。
同为贵州留守妇女的樊荣秀,本以为自己会困在深山田间过一辈子。
直到更多社会力量注意到大山里的女性,樊姐有机会德芙创办的“她学院”里学会了蜡染、插花等技能,发现了人生还有很多选择:
“以前这里的生活就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仿佛能看见山外的世界。”
奥运冠军徐梦桃作为第一位客人,探访了樊荣秀在家乡所创办的民宿。
两个有感染力的笑容碰撞在一起,让徐梦桃感叹大山从没用困住樊姐有趣的灵魂,心中有热爱的人永不服输。
爱吃巧克力的德芙代言人周冬雨,得知甜蜜背后还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可可作为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很多非洲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女性却很难得到工作机会。
德芙近年便主动与当地基金会合作女性赋能项目,为可可种植区的女性提供扫盲教育和可可种植知识普及。
后来,她们有人靠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庭,还有一些女工通过可可种植为自己的教育提供了经济知识,带动了更多女性加入勤劳致富的过程里。
女性成长所产生的影响超越了她们自己,更能成为无数个有积极影响的“涟漪”的中心,去影响周围的人。
03
尽愉悦之力,
让每个女性都成为下一个涟漪
苗绣非遗传承人的杨双芝,贵州民宿创始人樊荣秀,西非可可区农民罗蒂亚斯,都是德芙在“尽愉悦之力”的愿景下,实实在在帮助到的女性。
除了帮助西非可可种植区的女性及其家庭成长,今年在中国,德芙正式启动“她学院”,致力于号召更多人加入,激起更大积极影响的涟漪。
至2030年,德芙全球将致力于支持100万人(包括女性及其家庭和社区)实现繁荣发展。
作为一个为女性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她学院”通过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为贵州留守妇女提供民宿、电商、文化类培训课程,把对她们的支持进一步延伸。
最近,消费者也能在30周年限定包装上,看到德芙“尽愉悦之力”所帮助的7个真实感人的女性故事。
不同的口味对应着不同刺绣图案,每个设计背后都是一个甜蜜的传递。
德芙深知支持女性劳动者发展的意义所在:所谓女性赋能,不仅是短暂改善一下生计就完了。
而是从根本上帮助她们在家门口提升就业能力,利用自家门庭院落和空间资源,就能创造适合自己的发展业态。
这就像巧克力专属的“先苦后甜”特质:
苦涩的可可果经历重重工序成为甜美又丝滑的巧克力,从苦到甜需要耐心,但苦涩能让迟来的甜美更加深刻。
在中国走过30年之旅的德芙,让巧克力成为许多中国人口感和心灵的双重愉悦记忆,更一步又一步地升华了自己的“愉悦观”,给每口巧克力赋予了更大的意义。
1993年,愉悦是口中融化的丝滑;2012年,愉悦是勇敢追爱的快乐;2020年,愉悦是实现自我的满足……
2023年,已成为一种赋能更多人成长、倡导帮助他人来绽放希望的“愉悦之力”。
尽愉悦之力,不仅是让消费者品尝美味的德芙巧克力,而是通过巧克力产业链和品牌的公益力量,不断助力更多人的发展。
那些被帮助的女性收获了愉悦,而这项事业的参与者也能相应地收获愉悦,这种愉悦甚至是加倍的。
这背后是每个时代对愉悦理解的升级。
就像总吐槽“越来越难获得快乐”的当代人,小时候吃一口新奇的滋味、对喜欢的人勇敢表白就能高兴一整天;
长大后拼尽全力才能获得奖赏自己的小确幸,开始向外界探索更多获得快乐的方式。
根据德芙联合腾讯所做的《2023“内啡肽”⻘年洞察》,“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助人行为所带来的愉悦感可以持续较长时间,达到数天、数月甚至数年。”
被称为“内啡肽青年”的他们,经常通过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获得正向的反馈,这是高于物质愉悦的精神愉悦。
当“共享和互助”成为升级版的“愉悦”内核,通过帮助他人与被人帮助产生的一个个微小联系,来推动完善带来更深层愉悦感的社会支持体系。
一路走来的30年,这也是德芙的愿景——
让每一份愉悦力都产生希望的涟漪,让世界各地的女性故事能被传递出来,赋能她们的成长。
我们相信,笑容永远会产生互相激荡的影响,让彼此笑得愈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