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6.7°C-9.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15天前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自从2020年,蔚小理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会师以后,中国造车新势力已有近四年未有新的车企能够成功登陆美股。

就在市场猜测谁就将是下一个IPO选手时,5月10日晚,造车仅三年的极氪从中脱颖而出,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史上最快IPO”的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到上市,同样的路程,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分别花费了7年、6年、5年和4年。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三年磨一剑”的极氪也十分看好,不仅让极氪获得近5倍的超额认购后提前一天结束认购,而且首发日股价涨幅就高达34.57%,第二日还继续维持涨势达到2.76%。

极氪能够如此快地实现上市,且得到市场强烈认可的背后,是其三年超24万台的交付速度、多元化的营收结构、持续完善的车型矩阵、迅速加强的补能网络,以及不断更新进化的SEA浩瀚架构集体给的底气。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1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2

极氪速度不仅体现在IPO上,还有销量增速上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中短期内最为核心的指标还是销量水平以及增长速度,而在这两点上,极氪都真正体现出了“极氪速度”的精髓之处。

在品牌发布初期,极氪仅凭极氪001这个单一车型就在2022年完成了71941辆的交付,并在下半年持续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随着后续一年多时间里极氪X、极氪009和极氪007等新车型的加入,极氪也从单打独斗转变为矩阵齐上。

这也使得极氪在2023年,就首度实现全年销量破10万辆大关,达到11.8万辆,同比增长65%,月销量在下半年更是稳定过万辆。而这一里程碑式的经历,老牌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花费了3-5年的时间。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3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在2024年前四个月,极氪再次以翻倍式的销量增长,将今年的累计销量提升至近5万辆,成为国内仅次于特斯拉的20万以上中国高端纯电第一品牌。

而且由于一季度历来都是国内的车市传统淡季,如果以去年前四个月的销量占全年总销量19.7%的比例计算,今年极氪的销量有望达到25.4万辆,远超年初定下的23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

并且,伴随着极氪车型矩阵不断完善,极氪配套的补能网络建设也在持续得到加强。截至今年4月,极氪已经顺利建设了有471座极充站、2547根极充桩、1028座充电站,充电桩6105根,覆盖全国近140座城市,是中国纯电品牌自建充电桩保有量前三的新能源车企。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4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5

极氪营业收入呈多元化,2024年有望实现首度盈利

如果说汽车销量增长和市场份额抢占,是造车新势力中短期的重中之重。那么,真正实现营收快速增长乃至后续的自我造血,则是证明造车新势力强悍实力的真正关键。

2021年-2023年,极氪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65.28亿元、319亿元和516.73亿元,营收增长极为迅猛,主要原因就在于极氪的营业收入构成来自于三块业务——整车销售、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

这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单单局限于汽车销售业务不同,极氪的营业收入结构显然更为多元化,这也让极氪在面临风险时具备更强的承受能力。2023年,极氪的三电业务和研发及其他服务业务的总营业收入高达177.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4.4%。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6

除此以外,尽管极氪尚未能够实现盈利,但是净亏损的增长幅度却出现了明显的收窄。2021年-2023年,极氪的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及82.64亿元,极氪的净亏损同比增长幅度已经从70%降至8%。

有意思的是,极氪的总体毛利率,自品牌创立首年就是正数达到1.8%,这在造车新势力中是颇为少见的。而且在经历了三年的高速发展以后,2023年极氪的毛利率同比提升了10.3个百分点至15%,不仅高于整体行业的平均水平13%,更是超过了同期的蔚来(毛利率为10%)和小鹏(毛利率为-2%),仅次于理想(毛利率为21%)。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7

以首个实现规模化盈利的造车新势力理想为例,理想也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以后,才开始逐步正式进入赚钱时代。以极氪目前的毛利率增长,以及净亏损收敛态势来看,今年的极氪也有望实现首度盈利。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8

充分补充弹药后,极氪加速出发

对于极氪而言,在纽交所上市本身其实并不是最终目的,反而是一个补充资金弹药后,重新迎接更多竞争和挑战的新起点。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刀光剑影般激烈对抗中。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今年4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53.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7.4万辆,同比增长28.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43.7%,同比增长11.7个百分点。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9

国内屡屡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电动车销量高增速的背后,是血腥的价格战、频频推出的新车型,以及持续更新的高精尖技术。所以,在此激烈的竞争格局下,新能源车企们都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

2021年-2023年,极氪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限制性现金分别为人民币38.98亿元、人民币37.55亿元和人民币41.05亿元。这对于暂未能实现自我造血的极氪,的确产生了一定的现金流压力。

但是,即使是已经坐稳了牌桌的极氪,也没有因此而放缓前进的步调,反而在纯电新车型开发,以及配置架构的技术革新上继续加大投入,以便持续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2021年-2023年,极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1.60亿、54.46亿和83.69亿元,同比涨幅分别为72.3%及53.67%,三年累计投入170亿元;极氪的研发人员也由2582人增加至7427人,占员工总数的44.6%。

当然,极氪的销量和营收增长水准也完全匹配研发开支的提升幅度,2023年极氪的营收和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2%和65%,均超过研发开支增速。

同时,耗时五年,认真细磨打造的SEA浩瀚架构也成为极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已经赋能6大品牌和11款车型,而且这一系列脱胎于SEA浩瀚架构的新车型在上市后也都得消费者的热捧,销量增长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的SEA浩瀚架构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共享给其他整车企业,如波兰电动车制造商EMP和阿斯顿·马丁等,来增加知识产权收入,实现了技术变现。

造车3年敲开美股大门,黑马极氪不容小觑(组图) - 10

当然,如今资金压力也不再是大问题。极氪此次IPO的总募集金额约4.41亿美元,若承销商行使其超额配售权,募资约5.07亿美元,这将大大缓解了极氪的资金压力。而且根据极氪的招股说明书,极氪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45%左右,还是将用于研发更先进的纯电动汽车技术与扩大产品组合。可见,已然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极氪仍然会继续聚焦品类和技术创新,未来必不会止步于此。

弹药充分补充后,这家被严重低估的车圈纯电黑马,势必将会继续加足马力冲击新的目标。正如极氪CEO安聪慧所说“上市仅是个起点,在整个马拉松中的一环而已”。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Benjamin08
Benjamin08 15天前 回复
极氪的销量增速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用了什么传销的手段
helloyaa
helloyaa 15天前 回复
极氪速度之快真让人咋舌,不愧是新一代造车黑马
小丸子0009
小丸子0009 15天前 回复
极氪的上市速度简直刷新了造车新势力的定义,简直要飞得上天了
金宁宁芭比猪
金宁宁芭比猪 15天前 回复
看来极氪真是变种病毒啊,速度快得让人心惊胆战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