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花大钱进私校可以扩大高端人脉?澳洲大佬们心照不宣的秘密被彻底曝光了!(组图)
一直以来,私校都被人们看作是“精英摇篮”;
是塑造优秀品格、坚韧性格的“炼炉”....
也正因如此,在土澳,只要对教育重视和经济能力负担得起的家长,一般也都会考虑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
再加上现在许多私校都宣扬,自己庞大的校友关系,在确保学生未来获得就业、收入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就连哈佛社会关系学系的标志语都是:
“You can go anywhere with a degree in sociology”。
在这种“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认识谁”社会背景下,所以就算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家长们在择校的时候也都会考虑私校...
想想自己的孩子,和世界上最成功企业家、最著名的政治家、最富有才华的文学家等等,都曾就读于同一所学校,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上私校,
似乎在不知不觉中,
就帮孩子们建立了初步的社交圈...
私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悄悄给孩子们分了阶层!
哈佛大学商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成功,26%靠工作能力,5%靠家庭背景,
剩下的69%,
则靠的是人脉资源...
此外,斯坦福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曾指出: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也是财富来源!
一个人赚的钱,除了12.5%是来自知识,其他的87.5%则也是来自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你的人脉里,
藏着你的运气和未来。
提升自己的人脉,其实就是提升自己未来的高度。
然,对于该“如何结识厉害的人,拓宽自己的人脉“?人们却都有着不同的困惑...
其实,人脉的本质是一种等价的,公平的交换。
想要优质的“等价交换”,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最好初舞台...尤其是那些有名气的私校里,
孩子走进的那一刹那,
其实就等于已经提前进入了社会。
在澳洲,私校不允许排名次和用成绩差别对待学生,所以,这使得孩子们形成了一个自我管理的社交等级:
Cool,Nice,Nerd。
三个等级,排在最上面的是,
Cool:Socially powerful。
这个等级里孩子的特点是:
学生成绩分布广泛,优中差都有。但孩子们都是十分喜欢且擅长社交的人。
彼此间会互相往来,交换友谊的学生来自Cool和Nice阶层。
这个阶层的孩子往往很会玩,还能带上很多人一起玩。朋友多,愿意交换的人自然也就就多。
其次,排在后面的是
Nice:Socially capable。
这个等级里孩子的特点是:
学生成绩分布广泛,优中差都有。孩子也都喜欢且擅长社交;互相往来,交换友谊的学生来自所有。
最后垫底的就是,
Nerd:Socially awkward。
这个等级里孩子的特点是:
成绩分布通常好,不喜欢且不擅长社交;互相往来,交换友谊的学生来自Nerd和Nice阶层。
这个阶层的学生往往对学习很严肃,他们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不太会玩,愿意成为朋友的人就少。
虽然对于学生时代的孩子们来说,这种分层,是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但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把校园关系浓缩出了一个小型社交圈。
而决定这三个阶层差异性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是否喜欢及擅长社交,以及朋友圈资源...可见社交能力好的孩子,在校园里是更“吃香”的。
不过好在,这个社交圈并不能代表所有。
毕竟校园还是以学习为主的地方,社交能力再好,个人知识能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试想,如果Cool阶层的学生,如果只专注于积累人气,奔走于各种活动、party, 不把学习当回事,六年过后,人脉散去,名牌大学的同学还继续追随他们吗?所以啊,
只有那些学习和社交能力都好的人
才会继续受到追捧。
而且作为学生,孩子们的首要任务肯定还是学习啊!只要自己足够优秀了,还怕没有人脉吗?
当你优秀到一定高度的时候,
人脉根本不重要,而且也不需要你去找它!
该来的,它自己自然就来了...
校园里的社交关系?
大佬们都心照不宣....
现如今,不管是澳洲,还是其他国家,把孩子送进私校,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接触到资源更好的朋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但其结果,究竟如何呢?
最近一份对布里斯班高层管理人员的审计报告,就揭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有趣现象。
一直以来,土澳给人的感觉就是包容和友好。哪怕是在校园里,学渣和学霸,也不会被区别的对待。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社会关系当中,土澳部分地区却有着比较明显的“关系圈”。
就以布里斯班为例,这里很多私校毕业的商业精英,就存在“抱团儿”的现象...
一位在布里斯班长大,但在全澳各地都工作过的商人,就表示:
【校友关系】
在布村是一股强大的人脉力量。
来自昆州的富豪Cathie Reid也表示,“在布村,几个50岁以上的人会在第一次面时先问你上什么学校...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很少见...”
确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毕业后,学校就只是自己曾经安置青春的地方。
但对于布村人来说,自己曾经在哪上学,却是拓展人脉的一个敲门砖!它甚至能直接影响到你以后工作生活!
就比如说,在布村当地的金融公司Morgans,任职的都是顶级文法男校和圣公会男校学生;而前投资公司Blueky,则有很多文法男校学生...
这是为什么呢?
Hutchinson Builders首席执行官Scott Hutchinson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校友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但这样的关系却能帮你争取一次面试机会!
虽然不能确保你会因为关系获得这份工作,但有时候一次机会,就能决定所有...
此外,Consolidated Properties老板Don O’rorke也表示,
校友关系“有助力因素”,
但业绩仍是人生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
“校友关系可能会有助于打开一扇门,但之后要看自己的个人成绩。”
如此看来,有时候,读什么学校真的很重要啊...如果能有幸和大佬们成为校友,那就自己前途可能就是一片光明了!
那么布里斯班顶级大公司的CEO都在哪里上学呢?
帮主简单的收集了一些大佬们信息:
Flight Centre:Graham Turner
来自于:Toowoomba Grammar School
Corporate Travel Management: Jamie Pherous
来自于:Brisbane Grammar School
Aurizon:Andrew Harding
来自于:St Ignatius College Sydney
AACo:Hugh Killen
来自于:The Kings School at Parramatta
当然,除了私校,也有一些令人惊讶的大佬是从公共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走向最高职位的。比如,
Suncorp: Steve Johnston
来自于:Mansfield State High School
BoQ: George Frazis
来自于:Darwin State High School)
Dominos:Don Meij
来自于:Clontarf Beach State High School)
Icon Group : Cathie Reid
来自于:Morwell State High School
来自社会上,不同的声音。
说真的,名校校友抱团,在社会上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至少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他们是多一份敲门砖。
不过,这个砖敲的好不好,还是要看孩子们的个人能力。不努力的人,就算把门敲开了,也一样抓不住机会。同理,即使没有敲门砖,
有能力的孩子,
照样可以前途无限光明。
职业管理专家 Libby Marshall 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从雇主角度来看,校友关系并不能产生太大影响。
因为,Marshall本人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就没有因为自己就读于什么学校,而产生什么影响。但她承认,布里斯班确实存在精英文化。
Marshall 表示:“在职业环境中,当我们试图与某人交流是为了工作时,找到一些共同点就显得非常有用。”
所以,对那些曾就读于私立学校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更容易与潜在雇主建立联系。
不过,她同时也表示,“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会获得更好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升到高层的人都是有能力的、有动力、有目标,而不是和谁一起上过学。”
确实,能力才是绝对你能走多远,爬多高的关键因素。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送进私校就可以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了!
在这个焦虑蔓延的教育时代,把孩子培养成精英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
更没有捷径可以走!
与其让孩子在校园里成为闪耀的“人气王”,不如让他沉淀下来,寻三俩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好好专研学术,成为“赛道”上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