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彩礼不超过3.9万子女可优先入学”:就挺荒诞的,没用
关于“彩礼”的事情,总是能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热议。
微博上有一热搜:彩礼不超过3.9万子女可优先入学。
乍一看就会觉得很奇怪,这彩礼怎么还跟孩子上学扯上关系了?
近期,江西崇义出台了“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给新人家庭提供子女入学、交通出行、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正向激励。其中有这么一条,男方给女方的聘礼礼金为零或不超过3.9万元就可以视作“零彩礼”“低彩礼”,他们的孩子持礼遇卡可在学前、义务教育阶段,按照第一顺序择校入学。
将彩礼和入学优惠政策绑定,这一招看着就挺扎眼的。
再说了,能起到什么作用?3.9万元的彩礼都出不起,即便是侥幸娶得起老婆但能养得起一家老小吗?官方想遏制高彩礼的初衷是好的,但还是没有搞清楚高彩礼背后的一些深层次因素。
“彩礼”这个事情,咱们还是要视情况而定。
举个例子:我老家表弟前不久年前刚结婚,我初听他彩礼是18万,当下就把我吓了一跳,我姑姑姑父也都没什么大本事,上哪去弄18万。后来我才整明白,原是男方出彩礼18万,这个钱是给到女方自己的,除此之外,因为女方是独生女,女方父母又额外掏了20万给女儿当做嫁妆,外加一辆小汽车。
父母的初心都是为了两个孩子能过好日子,能为自己的小家庭多积累一些启动资金。
除此之外,表弟还是有一些附加价值的,譬如他是在上海的一所本科院校毕业,以他的学历还是能有一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表弟长得一表人才,各方面综合素质都不错,这才被女方父母看中。女方父母愿意拿出这么多钱,也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能过上好日子。
所以说,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瞅着什么高彩礼,也得看女方给了什么嫁妆。还有,如果彩礼实在是过分,超出了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那么这个婚最好别接。人还是要选择跟自己所匹配的对象,不能承受还硬要接受,接受了又抱怨多多,这不是为难自己、折磨他人吗?
何必呢。
说到小镇以及农村家庭大龄男青年“难结婚”的问题,真的只是彩礼的原因吗?我所知道的一个老乡,其实按理说他应该是很好找老婆的,只要他放低自己的要求,但问题是在大城市闯荡过还有一定学历的他,怎么可能愿意回到小县城,随便找一个姑娘就娶了呢?
我的这位老乡在大学的时候谈了一个女朋友,他们相处多年,可是谈到结婚就很难再进行下去。倒不是因为高额的彩礼,而是在哪里买房子的问题。男方父母当然希望儿子可以在老家安家,可女方父母不同意啊,人家是独生女,家庭条件也不错,凭啥为了你背井离乡呢?人家女方父母也不要彩礼,要求就是在他们老家买个房子,这一点遭到了男方父亲的坚决反对。
婚没有结成,我那位同乡都快35岁了。
其实他自己早已经看淡了,提及婚姻他会觉得烦,很没有意思。他也想在大城市定居,可问题是太难了,不管是房子还是教育成本,都未必是他所能承受得起的。回到小县城,没有合适的工作,还有就是收入实在是相差太大。那么结婚是为了什么呢?如果结婚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跟老婆孩子一年半载才能见一次面,那么倒不如一个人自由自在。
我们要看到高额彩礼背后的一些实际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不结婚,未必就因为彩礼实在是太高了,而是他们所要的婚姻生活跟实际所能达到的完全不一样。现代人的生活成本和压力是非常大的,谁都想过上好日子,谁都想安定下来,可是真的好难好难。
也并不是说,结婚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结婚后还会有更多的经济上以及生活上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并非是结婚了就能万事大吉。
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结婚的时候彩礼挺低的,也就两三万块钱,但她们这批普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恋爱是自己谈的,压根就不看重所谓的什么彩礼钱。相比较彩礼钱,她们更在乎对方的软性价值,譬如学历以及工作的收入能有多少钱,父母是否通情达理。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年到头能挣个10万以上是松松的,彩礼钱又算得了什么,她们自己本身就可以给自己提供很好的生活条件,当然也会趋向于跟自己相匹配的人。
结婚这件事,我们要找各方面跟自己相匹配的人,切忌不可“高攀”、“强攀”、“硬攀”。
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高彩礼,如果你给不了对方所要的高彩礼,那么就让自己在大好的青春年华里多多努力赚钱,然后去慢慢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
遇到的那个适合你的人,才是你能一起携手好好过日子的。
“彩礼不超过3.9万子女可优先入学”,我只能说就挺荒诞的,起不到什么大作用,该解决的依旧不会解决。尤其是像农村存在着“男多女少”的这种情况,农村适婚男青年以后找老婆只会越来越难,本就很少的姑娘们也只能向钱看了,因为本就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能看到的现实条件也只有钱。
一言以蔽之:好好去挣钱吧,要不要结婚,莫强求,合适自己的最重要,商量不好那就莫勉强自己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