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佳热卖,获奖片接连遇冷,最近的市场点解?
今年春季档以来有许多“电影节爆款”上映,它们都曾在影迷小圈子内获得过爆棚口碑,但进入院线大众市场后,却遭遇冷淡局面——
《银河写手》,在去年FIRST青年电影展反响极佳,上映后票房424.9万;
《乘船而去》,同样入围过去年FIRST,豆瓣至今8.3分,票房157万;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原名《漫漫长日》,在FIRST和上影节口碑都很好,豆瓣8.1分,票房1479万;
《走走停停》,胡歌、高圆圆主演,有新鲜的北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奖项加持,有喜剧元素,在上映第19天的时候,票房终于破亿;
《机器人之梦》,拿过不少动画奖项,入围了奥斯卡,豆瓣9.0分,票房只有900万;
《狗阵》,彭于晏主演,刚拿到戛纳一种关注最高奖就定档上映,预计最终票房3000多万……
如果说是大盘太冷,似乎不够有说服力。与它们形成对照的是《云边有个小卖部》,上映后口碑分化严重,很多书粉感动落泪,另一些观众则把“难看”送上了热搜。争议口碑看似丝毫没有影响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测票房反而从4亿多涨到6亿多,电影市场总算开始有点暑期档的热度了。
前两年总说“内容为王”,口碑和票房不再正相关了吗?观众对艺术片和奖项不感兴趣了吗?如果没有好的票房回收渠道,作者电影的创作该如何持续下去?近日娱理工作室与若干位青年导演、制片人、市场观察人士聊了聊。
观众买单的逻辑变了
近期的电影市场有不少好片,但票房都犯难。
《银河写手》《漫漫长日》《乘船而去》都是去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上口碑非常好的电影,《漫漫长日》获得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探索荣誉,《银河写手》获得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在影迷小圈子里都算“爆款”,但上映后都出现破圈难的问题。
青年主创们在宣传上也拼尽全力,譬如《乘船而去》跑了全国76场路演,导演陈小雨自己发布“青年导演为票房直播卖惨,狂喝两斤牛奶”,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各种手段希望能吸引更多路人进场,电影口碑也始终很好,可惜票房仍然没有太大起色。
导演陈小雨为票房直播喝牛奶
《走走停停》《狗阵》都在拿到电影节入围单元最高奖后就迅速上映,并且都是一线明星主演,但票房还是难找到发力点。
问题出在了哪?观众总吐槽烂片,可为何有好片上映的时候却不去看?
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十多年前国内主流市场对电影节获奖片也不感冒,但那时候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但现在的逻辑似乎是,我花钱进电影院就是来爽的,你没能让我爽,我就要大声吐槽你。这不仅是国内的趋势,放眼世界,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电影的要求似乎都要比以前简单粗暴得多,连《瞬息全宇宙》《芭比》这样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骨子里也属于爽片,观众变得没有耐心了。
“奖项和票房从来就没有真正重叠过,但也没有分道扬镳得如此决绝。”周黎明说。
娱理工作室与若干业内探讨这些现象,后疫情时代的市场逻辑的确在发生微妙的转变,观众对于艺术审美的需求在下降,而电影院的社交属性、打卡属性作用提升;在碎片化内容的不断冲击下,电影的题材选择、叙事方法或许也要受到影响。
即便是世界最顶级的艺术圣殿——戛纳电影节,今年的整体选片质量也很平庸,口碑最好、话题度最高的两部电影,《某种物质》和拿下金棕榈的《阿诺拉》都是R级大尺度爽片。
这似乎喻示着,艺术电影的创作正面临瓶颈,世界电影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的美学运动,没有新的电影语言了。既然如此,那不如褒奖一些更商业、能给人带来强烈情绪波动、让观众愿意重新回到电影院的作品。
连戛纳都开始追求爽片了,何况主流商业市场?
正在热映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从情绪提供角度来说也是一部能让人宣泄的“爽片”,无论你是否喜欢这部电影,都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部“好哭”的片子,逆境、奋斗、回乡、死亡、分别这些情节会让年轻观众联想到自身,抒情的对白和配乐则直戳泪点,尽管这样的手法也许不“高级”,但对普通观众而言是奏效的。
只要能卖,就是好片
《云边有个小卖部》的热卖,首先要归功于IP的影响力,当然这也跟张嘉佳作为原著作者+导演的产品经理意识分不开。
该片的猫眼想看用户画像里,四线城市占比超过50%,女性占据62.6%,说明这部电影在下沉市场很吃香。有读者告诉娱理工作室,初中时《云边有个小卖部》这本书在他们班上几乎“人手一本”,听起来有点像多年前郭敬明《小时代》的流行盛况了。
不只是电影,原著小说的火跟情绪消费密也是不可分的。《云边有个小卖部》小说2020年卖了200万册,超过2018、2019两年的销量总和,尤其是寒暑假期间销量火爆。说明这个故事是在疫情期间的年轻人中间二次爆火出圈的。书中围绕刘十三和程霜等人物延展出来的亲情、友情、爱情故事在00后里引发了强烈共鸣,读者年龄层跟张嘉佳之前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显然已经不同。
小说上市的时候,张嘉佳就开始做全国签售,尤其跑了很多校园。这次电影上映,张嘉佳也把“签售”带进了电影领域,路演前两站就连续签名14个小时,签到手抖。
《云边有个小卖部》是在宁波奉化的一个村子里搭景拍的,那里的景被剧组租了整整十年,供粉丝和观众今后来打卡。除了电影,之后还会有剧集播出,延续IP效应。
张嘉佳一直强调这部电影是跟读者的约定、给读者的礼物等,以满足书粉为第一出发点。比如很多网友都说过希望把这个故事拍成动画片,张嘉佳就在电影里放入了一段长达8分钟的手绘二维动画。
书粉对《云边有个小卖部》整体是比较满意的,但对于没看过书,只是单纯想看一部电影的观众来说可能就会无感。日前该片豆瓣分数5.4,大部分人给出三星。
不过,对于影院经理来说,不管文艺片商业片,只要能卖,就是好片。
最近新片库存不足的危机日益显露,暑期档热度迟迟起不来,从这个角度说,《云边有个小卖部》对市场和行业是有贡献的,尤其难得的是把很多尚未养成影院消费习惯的00后拉进场了,IP化的运作策略也值得其他电影参考借鉴。
文艺和商业,两条腿走路
一众电影节片和《云边有个小卖部》面对的迥异开局,归根结底还是指向文艺和商业的传统悖论,只是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显得更突出了。
国内几个比较偏好做新导演、高品质文艺片项目的电影公司纷纷重新思考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比如工厂大门影业,接下来的若干个新片项目都是类型片。
刚刚结束的上海电影节上,开新片发布会的公司只剩下博纳和阿里两家,两家公布的全部都是已经拍完、或马上开拍的大商业片项目,中小体量的、偏文艺的项目干脆从上影节发布会上消失了。
“华语巨制”似乎成了这个时候唯一能给行业打打鸡血的字眼。
一位资深制片人向娱理工作室倾诉,这些年他的策略就是“用拍烂片赚的钱养情怀”,一边是全组一穷二白苦哈哈、但是能拍出有想法的好片子的文艺片剧组,另一边是条件优渥的商业片剧组,“拍的东西没眼看,但是真挣钱,把前面赔的几个全赚回来了”。他时常在两边跑,也感觉很分裂。
他仍然在积极帮扶新导演,只是会经常向导演念叨:“这部拍完了,下一部咱们就赶紧拍类型片吧。”
青年导演小L多年前拍第一部电影时曾拉到过千万投资,投资人甚至对票房回报没提出过任何希望和诉求。可惜“市场最好的时候”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疫情后青年导演找钱不再是一件容易事,近几年小L已经攒了十几个写好的剧本,入围过6次不同电影展电影节的创投,但还没有能推进到开拍的。
创投变得越来越卷,很多成熟电影人也会来创投找钱找资源,获奖项目大部分都是已经有成熟制片人或监制的,纯新人需要拿出更“一鸣惊人”的东西才可能脱颖而出。
有人评价今年的上影节创投,“资方只有两种选择:无聊呆板的守旧行活,和脱离市场不赚钱的文艺灵魂。”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小L决定文艺和商业“两条腿走路”。对于长片项目,他会研究市场风向、资方喜好,优先推进可操作性强的商业类型片,短片项目则留给自己的文艺情怀,用较低的成本去做一些艺术方向上的探索,证明自己的更多潜能。
小体量电影的出路在哪?
一部电影如果想全国全线发行,光是发行成本就得百万起步。以前品质小片还可以期待凭借口碑出圈,现在如果连口碑都对票房助推作用不大的话,原创内容体系还如何维持下去?
新导演作品、小体量电影、文艺片虽然在投资回报比上不占优势,但对于人才成长、艺术探索、文化和审美培育都意义深远,各个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都会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国内如邵艺辉、魏书钧、滕丛丛,都是第一部作品就让业内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导演潜能,今后更多优质资源都会向他们集中。
《岁岁平安》是今年上影节亚新奖入围影片,由段奥娟主演。导演臧连荣在谈到新导演生存处境时对娱理工作室表示,电影投资不是做慈善,而是一个正常的经济行为,所以投资人有回报诉求是很正常的。
“新导演拍文艺片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资金有限,等到第二部资金多一点了,再开始转型。电影市场里有一些1000万成本以下的、灵活性强的小片子是很重要的。
但你不能说导演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把所有钱的问题都甩给制片,让资方来承担风险,这是不对的。我的原则就是要对得起投资人和观众,现在投资人都是很现实的,你只要赔钱一次,下次他可能就不投你了。”
尽管最近市场不好,臧连荣仍然认为新导演是有机会的。
他透露自己之前的一部电影投资200万,都没有在院线上映过,但通过其他渠道回收了600万,没有让资方亏损。小众题材的文艺片上映也不会有多少票房,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研究一下地方政策、补贴、奖励,去拓展发行渠道,上映并不是唯一的回本方法。
臧连荣说,文艺和商业并非不能兼顾,《岁岁平安》就是一部有类型元素的电影,“至于说你要不要做表达,我觉得是一件充满智慧的事情。你不能做一个资料片在那孤芳自赏,你想表达的东西是需要被观众看到的,不然就达不到你表达的目的了。”
业内普遍也还是愿意帮新导演一把的,很多人会低价甚至无偿伸出援手。
《岁岁平安》之前获得过北影节创投“最具投资价值项目”,臧连荣说,在评审过程中他就很感动,评委们提出的问题、建议都能看出他们是认真研究过他的项目的,大家都在努力帮他,比如刘昊然的点评很中肯,让他印象深刻;张末导演主动提出帮他重新梳理一遍剪辑,还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PPT发了过来,逐一阐述她对每处镜头调整的想法;陈思诚的后期公司熠熠和光帮他的电影全部重做了后期……
这些帮助在商业市场上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而他们对新导演倾力相助,不计回报。
小体量电影的市场培育任重道远,涉及到制片、发行、宣传、放映各个环节和工种,无法一蹴而就。在市场完全复苏之前,或许需要从业者更团结、更努力,眼光更开阔、思路更灵活,才能共同创造转机。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