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狗到最后只能捕杀? 德国都已经可以云领养了(组图)
天气渐渐变冷,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来说,
最难捱的冬天已经来了,
每次在街头看到流浪狗时,很多关爱小动物的人都为它们捏一把汗,也希望它们能有好的归宿。
同时也不禁想问,这些可爱的汪星人为什么会流浪?
流浪的时候它们如何生存?
投喂、收养、捕杀……
哪种才是治理流浪动物最好的办法呢?
汪星人成为流浪狗的因素很多,
除了“被主人抛弃”、“作为流浪狗后代出生在街头”等这类常见因素外,
也有些流浪狗是自己离家的,
比如最常见的求偶行为,在天气暖和的时候,雄性狗狗可以闻到雌性狗狗的气味,
从而顺着雌性的气味寻找、求偶,留恋温柔乡而忘了回家;
也有可能是想开辟新的散步路线或者追踪不熟悉的气味,
要么最后探险成功,要么最后让自己走丢了;
还有一部分可怜的流浪狗,是为了躲避主人的虐待从家中逃离出来的。
流浪街头的生活十分艰辛,虽然人类饲养的狗狗都是狼的后裔,
但由于长期的驯化,它们早已习惯了人类的照顾,和人类住在一起,食物和水都不用发愁,
猛兽的野性和狩猎本能已经被消磨得所剩无几,很难靠狩猎自谋生路。
它们不得不依靠路边的垃圾或者人类偶尔施舍的食物过活,
匮乏又不安全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胃肠疾病和食物中毒。
除了赖以生存的食物,危险也无处不在,
交通事故、被其他动物猎杀、被困于某处等情况时有发生。
流浪动物的寿命普遍低于家养宠物,这些可怜的流浪狗有的早早在街头死去,
有一部分极其幸运的能够重新找到铲屎官,
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需要遇见有能力帮助它们的好心人,比如救援人员,
而且长时间生活在街头,流浪狗的脾气经常捉摸不定,
可能对人类失去信任、很抵触人类的靠近,需要耐心引导才能在它们和人类之间重建信任,
经历这样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流浪狗才有可能重新找到一个温暖的家。
显然,将流浪狗重新带回人类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多还要依赖救助机构的力量,由专业人士主导,
随着流浪狗成为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各国也就整治、救助流浪狗想出了不同的办法,
有一些,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美国】
美国有不少组织和志愿者参加流浪动物保护的工作,
但每年仍有270万只流浪动物因无法找到领养而被实施安乐死。
去年纽约州出台一项举措,2017至2018财年预算中,有500万美元的预算投入到运营流浪动物收容所中去。
这此之前,这些收容所几乎都没有国家资金支持,庞大的运营成本只能自行消化,带来很大负担,
除了喂养、护理流浪动物的费用外,在普通大众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大笔花销,
比如暖气、空调之类的硬件设施出现故障,需要费用来维修,
为了运送流浪动物,车辆、汽油以及车辆的维修都需要花钱,
越来越多流浪动物到来,收容所也需要设备升级和扩建,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项目将无法完成,
因此纽约州要求,每座城市的市政当局出资帮助维持收容所的运作,
这次500万美元的资金只能算是稍解燃眉之急,
但好在已经向着更乐观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动物保护组织都纷纷表达了支持和簇拥。
【德国】
德国柏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救助中心——Falkenberg动物宫所在地,
可谓现代动物保护项目的典范。
这里设施完备,空间充足,可以同时容纳约2000只动物,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热情的志愿者负责管理,
现在常年收养着约1200只各类动物,
从仓鼠之类的啮齿类动物,到兔子、猫、狗等家养宠物,再到羊、猪、马等体型较大的动物,都可以在这里看见,
动物们可以供人“远程领养”——
即领养人支付一定的饮食、护理、疫苗、绝育及芯片植入费用,但动物依然生活在救助中心,由工作人员进行看护。
中心还设置有教育区域,方便访客了解流浪动物的救助情况。
中心还有一项政策被人们津津乐道,那就是未被领养的动物不会被执行安乐死,
哪怕它们因病遭受巨大痛苦并无法挽救、出于人道主义需要安乐死,
这一过程也会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谨慎评估。
支撑这么大的救助中心,费用自然不菲,
这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员费和私人捐款,目前尚且运营正常。
【哥斯达黎加】
位于南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动物种类十分丰富的国家,
由于流浪动物的增加,相关组织也一直在探寻有效的解决办法。
2003年该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惊人的举措,
宣布哥斯达黎加“禁止将安乐死作为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方法”,
由此哥斯达黎加也成为南美第一个“禁止流浪动物杀戮”的国家。
那么他们是如何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呢?
该国实施了流浪动物绝育计划,为流浪动物进行了大量的、低成本的绝育手术,
从而控制流浪动物繁衍出更多的流浪二代,
经过一段时间,该国的流浪动物数量被控制在了可控水平。
【澳大利亚】
再来看看澳大利亚,这里同样在为“降低流浪动物安乐死率”进行努力,
他们推出了一种名为Getting 2 Zero(G2Z)的模式,通过四个方面的建设达到目的:
一是建立社区兽医诊所,提高针对家养宠物的绝育手术概率;
二是通过社区教育向人们普及相关信息,并通过立法对动物保护提供法律支持;
三是在动物收容所大力推广再领养政策,尽可能帮助流浪动物找到新任铲屎官;
四是在动物收容所建立兽医站,为这里的动物提供绝育手术、芯片植入,从根本上解决动物二次流浪的问题。
有了这四个方面的联合作用,澳大利亚的流浪动物安乐死率降低了一半以上,G2Z模式初具成效。
【西班牙】
在流浪动物整治过程中,向民众普及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面向小朋友们的科普。
比如西班牙的一家流浪动物收容所,主要救助流浪猫狗,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虚拟收养”活动,
16岁以下未成年人可以申请收养任意一只汪星人或喵星人,
每月只需捐助5欧元,就能收到领养证明和按期发送的毛小孩的照片,动物仍由收容所照顾,
特别适合想养宠物、但暂时条件不允许的家庭,
借此也能以此教育小朋友们“饲养就要负责”的道理;
不光是个人,学校也可以申请虚拟收养,
学校组织实践课程时,可以参观获得赞助的小动物,学生们也能亲身体验一把当铲屎官的不易。
除了虚拟领养,该收容所还将科普课程带进了课堂、俱乐部和社区,
根据受众的年龄层、兴趣量身定制宣传内容,
向民众普及他们是如何护理、照料流浪动物的,唤起人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无论是流浪狗还是其他流浪动物的产生,人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个国家也在不断摸索有效的解决办法,
从很多例子都可以看出,一味的禁止和清理并不是解决之道,
即使是安乐死,也会面临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
政府的投入、法律的支持、民间救援组织的活跃、绝育和芯片植入的普及,
这些经过实验确有成效的方法,才是在流浪动物整治活动中最应该参考的,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希望铲屎官们拥有足够的责任感,对所饲养的动物负责到底,
让毛小孩们不用再无助地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