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3日 12.9°C-15.8°C
澳元 : 人民币=4.5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华人学者连续“离职”背后 FBI局长:有中国血统的人都不可信(组图)

2019-05-28 来源: 澎湃新闻网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一年多以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在国会质询中说,所有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对美国‘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构成威胁。在他看来,每个拥有中国血统的人都不能信任。这一言论令美国华人不寒而栗。在科学界、商界、政界和学术界,美国华人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正在受到更严格的审查和偏见。”

4月7日,在纽约举行的美籍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2019年年会上,会长吴华扬大声宣读着上述话语时不知有没有想到,这种“偏见”会愈演愈烈。

5月24日,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宣布,该校医学院人类遗传系一对已工作了23年的华人教授夫妇被正式解雇,其有着10多名员工的实验室一周前已被毫无征兆地突然关闭。同日,被埃默里大学解雇的华人教授之一——李晓江在接受《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采访时确认了这一情况,他和他的妻子李世华5月16日在中国旅行时被告知他们夫妇二人已被解雇。埃默里大学还关闭了两人的属于该校医学院的联合实验室,他们的网页也无法访问。3名在实验室工作的中国研究生和5名博士后被告知在30天内离开美国。此前,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已了解到,埃默里大学5月22日晚将这一决定告知了实验室部分被同时解雇的中国雇员。

据澎湃新闻调查,在过去一个月中,至少有5所美国科研学术机构被披露已对该校华人学者展开了调查,有4人被确认已解聘。种种迹象显示,这些案例并非个案,目前所揭露出来的,或只是这场调查中的冰山一角。

华人学者连续“离职”背后 FBI局长:有中国血统的人都不可信(组图) - 1

有“南方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

惊雷炸响

5月24日,位于美国亚特兰大,有着“南部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首次在当地《亚特兰大宪法报》上刊发声明批露了开除该校著名生物学家李晓江及李世华夫妇的原因:称两人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金来源及其在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工作范围,换句话说,埃默里大学对于他们在国外得到了哪些资助及在国外哪些单位任职并不清楚。

23日,澎湃新闻尝试联系李晓江教授本人及其实验室成员,但是相关人员表示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

据《科学杂志》24日的报道,李晓江表示,埃默里大学“没有任何通知或机会让我们对未经证实的指控作出回应”。

据由著名华人生物学家饶毅创立的网站“知识分子”24日的报道,据熟悉李晓江的知情人士透露,李晓江本人对于埃默里大学解聘的理由表示难以接受,并称“完全没想到这种事发生”。在一封给院领导的邮件中,李晓江表示:“埃默里大学通过我邮箱里面那些未被证实的信息将我解雇,解聘书里面罗列的原因也未引述任何的证据。”

据熟悉李晓江夫妇的人士介绍,这两位已经结婚的美籍华人学者已在埃默里大学工作超过20年。李晓江教授更是该校的终身教授,在基因编辑领域声誉卓著。

这是在一个月内被媒体披露的第二起美国著名科研学术机构解聘华人学者事件,也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4月初宣布将针对涉及外国政府不当利用NIH资助现象采取行动后的又一起案例。

据《科学杂志》报道,4月11日,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参加美国国会参议院听证会后向媒体表示,在未来一到两周内部分美国大学将会有重大消息宣布:为了阻止NIH的资助被不当利用,一些经调查涉及的科学家将被解雇。

NIH是全美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金拨款单位,一般而言,NIH和其他联邦研究资助者不会禁止受助者接受外国资助,并鼓励他们在签订相关协议的基础上自由分享资助研究的结果,除非政府将其标记为机密。但是,他们在申请联邦研究资助时应当告知政府所有其他研究资金的来源和外国的关系。

很快,第一声“惊雷”出现在美国医学领域重镇得州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简称MDACC)。

创建于1941年的MDACC是世界顶级医学中心,尤其在癌症临床诊断、综合治疗及基础医学研究方面执世界之牛耳。这家拥有接近两万名员工的机构,病人分布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各国政要和商业精英。自199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开始“全美最佳医院”的排名以来,MDACC从未跌出过前两名。

华人学者连续“离职”背后 FBI局长:有中国血统的人都不可信(组图) - 2

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

4月19日,据《科学杂志》和《休斯顿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同时刊发的报道首次披露,在NIH的要求下,MDACC在经过调查后解除了与三位高级研究人员的雇佣关系,并称这三位研究人员“严重”违反了该机构的规则,其中涉及利益冲突、没有报告海外收入以及违反同行评审的保密等事项。

该中心并未透露三位研究人员的具体身份信息,不过MDACC院长彼得・皮斯特斯(Peter Pisters)表示,NIH要求的调查共涉及五名研究人员,他们全部为“亚裔”,其中三人为华裔,除已被解职的三人外,还有一人仍在被调查中,另有一人经调查被证明无需处罚。

其中一名被调查的华人科学家告诉澎湃新闻,MDACC的调查程序和结果极为不公平,“他们带着有色眼镜查你10年、20年的所有电邮记录,然后找出其中一封对我不利的邮件,却故意忽略其他邮件。”这名要求匿名的学者说。

这位学者表示,在这种“想尽一切办法来找你的茬”、调查不断、无法安心学术的环境下,很多华人都想离开。这位学者则在今年年初就已离开美国来到中国学术机构任教。

风起青萍之末

MDACC的决定公布后,不仅在美国华人圈中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也在美国学术界中引发了讨论。对于这看似“突如其来”的调查结果,事实上早已有迹可循。

据中国侨网报道,2018年8月8日,联邦调查局(FBI)高层官员带队来到休斯敦,召集了100多位学术和医疗机构的领导召开了一场罕见的会议。据休斯顿当地一名学者回忆,会议主题是告诫如何防范来自“国外对手”的“安全威胁”。参加了这场会议的得州医学中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威廉·麦可恩(William McKeon)后来表示,他从未见过由FBI和全州学术与医疗界领袖共同参与的会议。据了解,此次会议焦点是告知各机构如何与FBI协作,防止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被偷窃,按FBI的说法,通常这些威胁是来自内部。

FBI官员表示,休斯敦只是FBI行动的第一站,而之所以选中休斯敦,则是因为“这里是世界级著名学术和研究机构的中心”。

会后,有与会学者把会议详情发布在了华人社交媒体群里,引发了华人群体的关注。

而NIH要求受其资助的科研机构展开调查也早在去年就开始了。2018年8月23日,NIH院长柯林斯在另一场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明确表示,NIH已致函全美超过10000家研究机构,由于一些NIH赞助的资金被不恰当使用,因此敦促科研机构确保NIH受助人正确报告他们的外国关系。

华人学者连续“离职”背后 FBI局长:有中国血统的人都不可信(组图) - 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参加美国国会参议院听证会

就在柯林斯此次国会听证会后次日,五份来自NIH含有非常具体指控要求的信件被寄到了MDACC,该院院长皮斯特斯表示,其中四份指控被认为涉及“非常严重”的违反规则,NIH要求MDACC在30天内做出正式报告回复。

据MDACC官网显示,多年来MDACC从NIH获得的研究经费种类和金额上均名列首位,2018年该中心获得了NIH拨款1.48亿美元,上述报道援引该中心一名负责人称,如果不配合NIH的行动,NIH很可能会拒绝拨款。

随后,MDACC的合规与道德官员做出了一系列长篇报告并呈交到皮斯特斯手中。随之就发生了上文提到的三名高级研究人员被解雇的事情。

2019年3月,在数家媒体根据得州信息公开法提交的信息公开申请后,MDACC不得不决定公布上述处罚措施,并将该份“编辑过”的调查报告交给上述媒体。

一名今年2月离开MDACC的资深华裔科学家(其声称离开MDACC与任何调查无关)与他人联名撰写了一封刊发在3月22日《科学杂志》上的措辞严厉的公开信,表达了对全美各机构可能的种族歧视的担忧。文中尖锐地指出:NIH和FBI最近的言论和提议,可能会导致有关方面不公正地针对华人科学家;加强“国家安全”的理由“不能用来玷污守法的科学家”。

上周,在回复澎湃新闻采访的邮件中,MDACC声称,该机构的调查是出于回应NIH的要求,以挽回包括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损失。“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关注道德规范,诚信的核心价值以及共同致力于维护公众对我们的非凡信任。”声明中说。

而NIH在官网上发布声明回应上述华裔科学家的联名公开信时则表示,NIH非常重视作为美国生物医学研究机构重要成员之一的华裔科学家,肯定他们几十年来在科学创新上做出的重大贡献。绝大多数在美国工作的华人科研人员都受人尊敬、尽职尽责,并致力于改善人类生活的科学探索事业。并指出,与中国机构的合作对推动科学发展也至关重要。但之后话锋一转,声称最近发现了某些科学家,包括一些与外国有联系的科学家,违反了美国研究机构荣誉系统的操作和原则。为此,NIH领导层认真考虑了如何保护公平的赠款程序和知识产权的原则,同时尽量减少对无辜外国国民和重要国际合作的伤害。声明还强调,委员会的建议适用于所有外国科学家,而不仅仅是华裔科学家。

疑问重重

然而种种证据显示,此次被媒体一再追问下而曝光的MDACC华裔科学家离职事件并非完全如其所描述一般,更多的问题仍有待MDACC解答。

上述前任MDACC科学家表示,目前被披露的5起调查并不代表受调查影响的员工总数,事实上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20人。

根据MDACC方面的说法,此次处罚决定是在2018年8月24日接到NIH要求协助调查的信件之后展开的,他们只是执行了NIH的指示,然而根据MDACC提供的文件显示,早在NIH要求其发起调查数月之前,FBI已在2017年12月要求MDACC提供至少23名该机构员工的个人电子邮件账户并对其进行视频监视。MDACC按照要求将上述信息递交给FBI。然而还没等到FBI调查结果出炉,MDACC就自行将其中一名以上研究员停职调查。

华人学者连续“离职”背后 FBI局长:有中国血统的人都不可信(组图) - 4

安德森网站首页

涉及人员停职后,不允许踏入研究中心和自己研究团队接触,所有的研究项目和经费被转移到其他教授名下,而遭调查人员只能等待调查结果出炉,不得对外透露任何资讯。这些行动,直到今年4月才被媒体曝光。

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MDACC一直否认此次调查和处罚的科学家中华裔占了很大比例是基于种族的因素。然而《科学杂志》的报道却披露,在MDACC提供给媒体的经过“编辑”后的调查报告内,有大量篇幅集中描述了被调查人员与中国人员及机构的联系。

其中一名被调查者的律师对于该报告的描述表示强烈抗议,认为MDACC误解并歪曲了该研究人员与中国的互动。律师强调,该研究人员未获得中国机构的任何补偿。但报告中却总结称,“该科学家曾向中国机构提供服务,至于是否真的得到了报酬并不重要。”

MDACC并非是唯一收到NIH调查要求的学术机构,在差不多同一时间,至少还有其他三家研究机构也收到了NIH要求调查的邮件,共涉及8位研究人员,其中4人在休斯顿另一家著名医学机构贝勒医学院工作,1人在得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另有3人在一家大型研究性大学工作,他们当中7人是“华裔”。

贝勒医学院副院长兼研究主任Adam Kusp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NIH来信认为贝勒医学院的4位研究人员违反了该机构的规定,要求他们披露与研究有关的所有外国关系,而贝勒医学院调查后,尽管他们的报告并不准确,但未发现任何证据表明他们有窃取知识产权的意图或不当行为。在完成审查之后,贝勒决定不处理任何人。

尽管如此,贝勒医学院还是调整了内部审查程序,要求将任何带有外国关系的研究计划标注出来,并解释需要同外国合作的原因。NIH的调查行为也影响了贝勒医学院的正常运行,该机构目前正在考虑的取消双重任职,不再允许教职员在另一机构建立实验室。

这一情况也并非仅在MDACC和贝勒医学院出现。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宣布了新的风险评估流程,用于评估任何涉及中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的所谓“高风险”的研究项目,也将不会再与华为和中兴这两家中国公司达成新的研发协议。

上述种种表明,NIH那份回应华裔科学家公开信的声明中所谓“建议适用于所有外国科学家,而不仅仅是华裔科学家”的说法似乎并不那么有力。

这一系列现象也引发了一些美国学者的担忧。5月17日,加州大学教授、《科学》前主编Albert Bruce等人发文称,美国对华裔等外国学者的排挤,是对美国科技继续繁荣发展的严重威胁。他们指出,在政治领导人的鼓吹下,不公正地贬低国外学者的成就与贡献。这并非是美国的精神。

针对近几周来因中美关系紧张而加剧的“学术交流审查”,以及由此增加的“耶鲁大学和全美大学众多国际学生和学者的不安”,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于5月23日发表公开信,表示国际学生和学者“共同为耶鲁大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耶鲁的校园是受欢迎和尊重的。“我们坚持欢迎来自世界各地有才干的同事。这丝毫无损于我们对学术诚信的追求。”“开放是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也必须始终是耶鲁大学的标志。”

夹在中美之间的美国华人

近期在美国科研机构出现的这一系列事件或许是当下中美关系紧张下美国华人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很多在美国工作或是长期与中美两国打交道的华人,尤其是高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都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自身处境的艰辛。

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对华裔科学家的怀疑和调查就已经出现了。2014年,在奥巴马政府大力推进《经济间谍法》背景下,就职于美国国家气象局俄亥俄州威明顿办公室的华人水文学家陈霞芬(Sherry Chen)被FBI拘捕,五个月后,检察官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放弃了对陈霞芬的所有指控,陈霞芬的律师,前检察官彼得·蔡登博格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表示:“他们(FBI)偶然发现一些华裔,以及一点点证明他们可能试图谋利的证据,就会深究下去,但这明显带有红色恐慌和种族主义色彩。”

就在陈霞芬被指控的几个月后,2015年5月21日, 任职于美国天普大学的华人物理学家郗小星在家中被FBI逮捕。他被指控涉嫌包括将美国机密敏感国防科技输送给中国企业在内的四项重罪,起因于他曾发送过四封电子邮件。事实上,邮件内容都是公开数据。和陈霞芬一样,几个月后,由于没有发现任何可以确凿指控郗小星间谍罪的证据,美国司法部最终撤销了全部指控,然而彼时郗小星的生活已天翻地覆,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了。2017年,郗小星委托律师对联邦调查局提起诉讼,寻求赔偿,目前这一案件还没有得到最终裁决。

如今,美国政府再一次向华裔挥舞起了大棒。

4月20日,针对MDACC事件,美国华人联合会(UCA)发布声明,表达对华人科学家及学术交流的关切,并提出五点声明。UCA会长薛海培呼吁,美国华裔科学家身处的大环境日益恶化,因为祖籍和华裔背景而不受信任,要求美国政府在执法中加强培训,“减少内在偏见和歧视”。

对此,MDACC于4月29日通过《休斯顿纪事报》作出回应,表示完全认同UCA的声明。该中心在书面回复中提出:“我们认为,美国华人联合会所提出的五项呼吁,应适用于所有研究人员和所有国家。我们都有责任:第一,维护和加强全世界的国际科学合作;第二,坚持加强合规操作和道德标准;第三,通过科学交流和教育努力,继续加强国际关系;第四,通过运作良好的项目和合作协议,保护知识产权;第五,支持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培训,以减少隐性偏见和歧视。”

“科学研究必须要有思想的自由流动,”百人会会长吴华扬表示,“取得国家利益最好的方式是欢迎人们,而不是基于种族的刻板印象。”

在纽约的年会上,百人会就在声明中提及,自美中关系正常化40年以来,“我们目睹了人类历史上从为有过的中国经济转型”,并称可以理解“美国人对此的焦虑”。

接二连三的出现一些杰出华人科研人员面临怀疑和调查,但又没有正式的违法指控。休斯敦大学教授白先慎认为,这样的氛围只会加速他们的离开。“这些都是外国一直没能成功招募的顶尖人才。我们现在却在把他们赶出休斯敦,赶出得州,赶出美国。”他说。

有着40多年刑事诉讼经验的加州律师托马斯·诺兰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代理美国政府针对所谓华人“经济间谍”的案件。 他在4月份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情况正在持续的恶化,许多华人现在甚至变得害怕回中国去探望他们的家人。”

诺兰表示,FBI内部每年都会有工作优先重点,而近年来商业机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正日益成为关注重点,“他们专门在搜索这些案件和相关人物。”

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首席科学官罗斯·麦金尼(Ross McKinney)告诉《纽约时报》,“可以预见,在当前中美政局之下,NIH及其他科研机构和FBI将来很可能在更大范围内行动,目前所看到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悉尼北海岸会计事务所
悉尼北海岸会计事务所 2019-05-28 回复
欢迎世界各地华裔精英回到中国 🇨🇳
海外汉奸
海外汉奸 2019-05-28 回复
本以为自己融入了西方社会。为了融入,为了能被接纳无休止的侮辱自己的民族,谩骂中国政府现在一句“有中国血统”的都不可信。哈哈哈哭死人。
Doreenwu
Doreenwu 2019-05-28 回复
吃东家饭,睡西家床,吃里扒外到哪都不会受欢迎,跟种族歧视扯不上,华人在美国受重用的人多了去了,怎么没有见其他人被开除?
大同
大同 2019-05-28 回复
這個老人是有痴呆症就不要出來工作,好好在家休息,美國給他太大壓力太可憐的老人家!真是悲哀的日落帝國呢?
楊嘉Emma
楊嘉Emma 2019-05-28 回复
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