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35年人均GDP翻倍难度高 多数人赚得少花得也少(组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民调显示,有高达44.4%的中国受访民众指出,过去一年内,他们只花了1,000元人民币(美金154元)在休闲消费开支上,也就是说,每人每月平均的玩乐基金只有83元人民币,相当于只够买两套麦当劳安格斯厚牛培根堡套餐。
资料照:中国湖北武汉市民排队等候进入商场。(2020年4月3日)
对此,部分专家分析,如果对照中国总理李克强于6月份所指出的,中国有6亿人口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币。那么,社科院这份民调所彰显的是:中国绝大多数人不仅赚得少、基本开销以外的花费也少,而且贫富差距问题可能相当严重。他们说,这都打脸官方所宣称之“中国从今年起已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里程碑。
此外,虽然中国近期的出口表现亮眼,呈现出摆脱疫情阴霾、经济复甦的荣景,但检视中国所设定之内、外双循环的发展主轴,其中,在外循环上,中国经济未来恐难逃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趋势的负面冲击。而在内循环上,中国内需市场在人民赚得少、花得也少的影响下,如何拉抬成长力道,也构成挑战。
再加上,劳动市场出现结构性矛盾、以及少子化、人口老龄化和严峻的失业前景若无法有效解决,专家说,官方要力争在2035年迈入中等发达国家,也就是,要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倍增到2万美元,此一难度亦非常高。
民调:四成民众年均休闲消费在千元以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社科院上周二(11月9日)发布的问券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内,中国国民年均休闲消费为5647元人民币。其中,个人休闲消费开支在人民币1001-3000元的占22.7%,在人民币3001-5000元的占10%,人民币5001-10000元的占11.1%。11.8%的人年休闲消费开支超过人民币10000元,但却有高达44.4%的人一年的休闲消费开支只有高收入族群的十分之一、在人民币1000元以下。
一对戴着口罩的夫妇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公园旁跳舞。(2020年5月12日)
如果以此民调结果为样本,放大与中国14亿的总人口对比,这代表有6.2亿人每月只有人民币83元的玩乐基金,也许只能上上麦当劳、多买两套安格斯厚牛培根堡套餐。
另有3.2亿人每年则有人民币3000元以下、相当于每月约人民币250元的玩乐基金,或许可以上上餐馆,吃顿中高档的牛排大餐。
唯有1.6亿的富人族群才有高于平均值的休闲消费,手边每年有人民币上万元的余钱可以花在娱乐消遣上。
中国真的脱贫了吗?
对此,台湾中经院副研究员吴明泽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从这份民调可以看出,多数中国民众仍着重在基本生活的消费,少有休闲娱乐消费,而且低收入人口的占比仍高,再加上贫富差距严重,实在让人很难相信中国已经做到全面脱贫、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
一名戴着口罩的妇女骑着电动车穿过武汉市的一个市场。(2020年1月24日)
他说:“这个(民调)代表说,其实(中国)大陆大部分的人口的所得还是很低的,它的所得分配的恶化其实是非常非常严重的、贫富差距是非常严重的。虽然,它的最低工资每年都在涨,但是它的劳动者所得其实相对地被剥夺感是越来越重的,因为,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劳工的所得虽然在成长,但是成长速度远低于那些资本家(所得)的一个成长速度,而且物价也在涨。”
吴明泽说,333原则是小康社会基本的评估准则,意即,一般小康家庭会将其收入的三分之一花在维持基本温饱的生活开销上,另外三分之一做为储蓄,最后的三分之一则作为生活享受和休闲娱乐的花费来源。
除非大多数的中国人只挣钱、不花钱,否则,他说,此民调显示,中国可能有超过六成的人口(约9.4亿人)每年的休闲花费都低于3000元人民币,代表他们过的仅是糊口的日子,实在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富足的小康社会。
因此,在此消费力道下,中国未来要靠扩大内需来支撑其经济,很多分析人士都不表乐观。
也因此,中国规划要在2035年迈入中等发达国家,也就是,要将人均GDP从现行的1万美元水准翻一番到2万美元,吴明泽也认为,难度相当高。
改革开放前,中国于1987年的人均GDP只有230美元左右的水准,直到2019年才将人均GDP冲到1万美元,这等于花了40年的时间才达到的里程碑。
吴明泽说,中国要在未来15年内,将人均GDP再翻一番,达到2万美元,这代表每年的经济成长率都要维持在5%左右。他说,以中国现今的经济体规模来看,依照大型经济体的经验,成长速度通常只会随年递减。因此,他说,中国要年年维持5%的经济成长,很难,除非中国官方透过扩大政府投资来补足每年成长率的不足处。
另外,吴明泽指出,从恩格尔系数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是否已达到富足程度。该系数代表的是,粮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前的约70%降至2019年的28%之水准,代表整体社会都已达“富足”的程度。
中国官方失业率低估
不过,吴明泽说,中国的诸多数据都有美化水分或特殊的计算基础,可信度都有令人质疑处。
例如,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10月约在5.3%,疫情过后的失业已经渐渐好转。但吴明泽认为,此数据严重失真。
他说:“中国失业率不可能只有6%-7%,应该至少有10%以上,10%-15%,我觉得都有可能,因为确切的农村的这种地方,你是调查不到(农民工的失业)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现在的大陆的一个外商离开的状况其实蛮严重的。”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带动下,外商退出中国市场的规模和速度若持续加大,对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据吴明泽观察,目前中国高校以上之高端人力的失业率较高,基层人力仍呈短缺的态势,失业率较低。
工人陪在口罩在位于湖北武汉市的东风本田汽车装配线上工作。(2020年4月8日)
中国目前有两类失业率数据,一是由失业者主动登记的数据,但因大多数人前往登记的意愿不高,因此,该失业率数据严重失真。另一种失业率是根据政府当局在城镇所进行的调查所取得的失业率,不过,只针对城镇就业人口,未计入来自乡村进城工作广大的农民工。因为,按照中国当局的解释,农民工既使失去了城镇的工作,也仍可以返乡务农耕作,身份只是从“工人”转回“农民”,因此,不算失业人口。
在此前提下,中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王长城评估,中国的失业率就算加计失业的农民工,应该也只会略为爬升至7%左右。
他说,中国的失业率还算温和,劳动市场受到少子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影响,人力供给总体来说越来越短缺。尤其就业市场受到产业转型的影响,出现结构性挑战,也就是说,因为部分产业转型升级后,所需的技能不同,使得有些工作找不到好手,而有些失业者也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向美国之音表示:“有工作找不到人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有人找不到工作也就是他不能适应产业升级这类新技术发展带来的需求,所以,这个结构性矛盾目前是中国的劳力市场上的一个主要的矛盾。”
王长城说,中国政府已经透过就业培训来提升求职人才的技能,以解决此一结构性矛盾。
贫富差距加剧?
针对中国的贫富差距,王长城则说,中国过去靠“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策略来带动消费,也因此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因此,未来中国要靠扩大中等收入阶级来刺激和带动消费增长。
至于如何拉抬中等收入阶级呢?王长城说,一是增加其财产收入,二是透过要素市场化的配置,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的松绑,使其更符合市场行情,而且鼓励创新来带动附加价值的增加,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
不过,股票投资和房地产是大部分中国民众财产收入的最根本项目,但针对房价,根据中国社科院另一份报告的结论显示:中国楼市上涨神话已经出现破灭,“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过去了。“这似乎为中国人民未来财产收入的可能增长带来挑战。
根据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于12月初所发布的《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0)》显示,已有20个城市的房价自其历史高点以来的下跌幅度都超过10%以上,其中,包含6个京津冀城市(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石家庄、邢台),3个北部湾城市(北海、防城港、海口),3个山东半岛城市(济南、青岛和淄博),大湾区城市2个(肇庆、清远),成渝城市群城市2个(眉山和南充),中部城市2个,滇西城市1个,黔中城市1个。
对此,王长城说,他相对乐观,因为中国不动产要大幅走跌的可能性不大,他说,一、二线大城市的房价有支撑,还有涨势。过去三、四线城市的确盖太多、出现不少鬼城,但他说,房地产商已经受到教训,不会再往这些需求平坦的城市投资,再加上,政府正积极号召全国各地学习湖南省长沙市的房产调控机制,会把房价下跌的空间维持在3%-7%的合理范围。
至于中国讨论了十多年的延迟退休政策,今年也似乎有了落地的苗头。
延迟退休恐引发民怨
对此,王长城说,这主要是为了因应养老金提拨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他说,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市场冲击不大,因为老人所担任的职务,年轻人无法马上取代,因此,无排挤效应。
他说:“延迟退休除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慢慢地越来越短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人均寿命在延长。”
台湾中经院的吴明泽也表示同意,他说,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人会越来越晚退休、退休金也会越领越少,这是一个全球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他说,在中国,延迟退休年龄只会放缓人事的升迁速度,但据他的观察,中国职场的干部阶层都很年轻,所以,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他提醒,延迟退休必然会引发极大的民怨,台湾之前推行军公教年金改革时的经验即为一例。
针对延迟退休的讨论,中国网民透过微博的发言大多已怨声连连。
一位网友纠正:“不是退休,而是延迟领退休金。明显偷换概念。”
另一位网友则批评:“这就是人血馒头啊….要不我们都不交(养老保险)了,攒点钱养老?”
还有一位网友嘲讽地问:“利益集团要开始疯狂割韭菜吗?“
看来,中国未来如何改革养老金制度不仅会影响其财政的健康,更可能带来维稳的政治挑战。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