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31.2°C-35.5°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2022-07-26 来源: INSIGHT视界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今年,国内疫情肆虐,北京、上海等多地,孩子们纷纷又开始了上网课。面对疫情常态化,据我们身边家长反映,不少家长改变了孩子教育路径。

一方面,体制外双语学校的家长,因担心国际教育不稳定以及外教流失问题,而转回体制内;另外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出国计划产生犹疑,有的将计划提前至中学甚至小学,但也有推迟甚至取消留学计划的。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家长们做出教育路径的改变,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近期,我们针对200位家长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

虽然样本数据有限,并不足以概括所有家长面貌,但相信这份总结与参考会给家长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疫情之下的教育围城

无论身处什么体系的学校,学校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这是我们在问卷中看到的真实切割面。

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国际形势动荡的当下,这种“变化”和“流动”现象尤甚。

我们的问卷结果显示,17.9%的家长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计划,40.63%的家长正处于犹豫观望中。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1

其中,体制外国际化学校和体制内学校之间出现了诡异的“双向逃离”。

8.11%的家长想转轨到国际化学校,与此同时,18.92%的家长想转回体制内学校。

另外,家长们原本的出国计划也发生了改变。24.32%的家长出国时间提前,18.92%出国时间推迟。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2

但本科留学依旧是主力军,占比45.95%,其次是高中,占比24.32%。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3

对于教育规划的改变,原因多样。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担心国际教育和留学的不确定(54.05%);浏览相关数据、新闻后选择(40.54% );担心外教流失产生影响(29.73%)。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4

当然,我们的解读不仅停留在数据层面,我们也关注数据下所代表的个体命运与选择。

因此,我们找到了北京的两位妈妈以及上海的一位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有趣的是,当有的妈妈依旧在体制内和体制外学校间举棋不定,或者窥见彼此不足与缺点,相互“逃离”时,有的妈妈“嗅到”了海外低龄留学的蓝海与潜力,干脆一家人出国。

海淀妈妈的双向逃离

01、带两孩子“转轨”,学习变得多元化

张曼是两个男孩的妈妈。

从海淀到西城再到如今的朝阳,张曼是媒体笔下的教育候鸟。

北京海淀区,公办牛校聚集。原本,张曼的两个孩子都就读于海淀第一梯队公立小学,哥哥Alex在小学毕业后,考上了西城第一梯队的中学。

学校牛娃云集,以培养清北“选手”为目标。Alex成绩优秀,做题能力强,在妈妈张曼看来,老大其实特别适合这所体制内学校,但看着孩子每天埋头做试卷,时常做到晚上11点,张曼担心孩子在这里最终只能成为考试高手。

“我希望他之后成为一个视野开阔多元的人,而不是只会做试卷,这是没有价值的。”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5

于是去年,张曼带着两个孩子“转轨”。

如今,两个男孩都在朝阳区的同一所双语学校就读,这所学校为IB体系,虽然“时间表”稍微松驰了下来,Alex每天拥有了更多的睡眠时间,但是学习压力也不小,“但他的作业明显是更有意义了”,张曼说。

张曼拿Alex的science(科学)作业举例。当学到光能和热能时,老师要求孩子们做一个房屋模型,Alex需要知道房屋是如何采光、采热;如何能尽量节省能源。“这项作业涉及到数学、物理、空间设计,其实是一个学科类知识的综合应用。”

不仅是自家孩子,这两年,张曼看到身边不少孩子“转轨”,尤其是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些孩子原本就读于体制内学校,但是出现厌学、或者情绪不开心,于是家长们给换了一个赛道,转到体制外方向。

当然,疫情当下,张曼也看到少部分孩子从体制外回流到公立学校,“主要是出于国际形势的担心,比如担心外教不稳定问题。”

02、经历“回流”阵痛,到逐渐适应

李静是“回流”家庭中的一员。

李静的女儿七七原本在北京的一所双语学校读书,学校倡导快乐教育,七七的童年从没有上过补习班。

去年,在七七即将升六年级时,李静把女儿转回到家附近的一所公立学校,“初中以后再换轨就更难了,课程肯定跟不上。”

但“回流”的阵痛与不适明显。

以前的学校,七七几乎“放养”。上课时,同学们被分成小组,在教室里自由走动、交谈是被老师鼓励的,但是现在的学校,除了体育课,七七一天都被要求坐在板凳上。

七七被点名批评过几次,老师说她,“你怎么写个字,都爱这里晃一下,那里动一下呢?”

为了帮七七追赶上进度,有一段时间,七七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上网课。在上数学课时,七七坐在电脑前哭,说“太难了”。

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有心力交瘁的时刻。

以前,李静几乎不用参与孩子的作业,但现在的学校,老师们要求家长们督促或者辅助孩子写作业,比如完成生字默写、文章背诵、审批作文等等。

以前,李静看到很多文章,说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是最崩溃的时候,当时李静还怀疑是不是这些家长缺乏耐心,但直到轮到自己了,李静这才感同身受了,“从温柔的妈妈,一夜变成了‘河东狮吼'的妈妈”。

好在,经过大半年时间,孩子和自己都逐渐适应了学校的节奏。关于未来分流问题,李静不想这么早杞人忧天,“反正现在是没有回头路了,再转回去,那太折腾人了。”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6

李静和孩子以前所在学校的妈妈们还有联系。不久前,北京疫情严重,关于外教流失的传闻弄得家长们人心惶惶。有家长表示,如果学校没有了外教,或者外教质量不佳,那肯定无法接受,“缴纳这么贵的学费,不如回体制内。”

不过,据李静观察,家长们只是抱怨,真要转回体制内,还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一般真要回体制内的,都是我们这种经济比较普通的家庭,承担不了未来的风险。”

徐汇妈妈:家长们组团去海外

不同于中途转轨的张曼,吴敏的女儿Emily整个小学一直都在体制外学校。

事实上,在幼升小时,Emily差点进了徐汇区第一梯队的公立小学,那所小学颇有名气,明星校友云集,很多家长挤破头想要进。

费了九牛二虎之后,吴敏终于帮女儿弄到了一个学位。但是那天,吴敏在听完校长的公开演讲后,她失望而归。

一开始,校长在演讲台上口若悬河,各种名人校友一一道来,但这并未能吸引吴敏的兴趣,“这跟我又有什么关联呢?”

在演讲快要结束时,那位校长继续说道,“从我们这里出来的小朋友,别的不说,毕业后都能写出一手好字,就像打印机写出来的一样。”正是这句话,让吴敏决定当场撤退。

“这我不能接受,我的孩子去读书不是为了单纯的写字写得好看。”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7

早年,吴敏毕业于华师大,虽然自己一直在体制内学校就读,但对于应试模式并不太喜欢与认同。“身心健康是第一位,成绩是其次。”

在舍弃头部公立学校后,Emily又先后拿到了沪上两所最有名的私立学校的入学名额。即使这两所都是体制外方向,但都过于鸡血。

一所将孩子们分为三六九等,“有什么融合班、普通班、国际班。”另外一所,学期期末会“劝退”排名垫底的孩子。

吴敏都不太满意。直到在来到如今这所位于闵行的美式双语学校时,吴敏在听完学校校长的演讲后,心情澎湃。“每一个孩子都是他将来领域的总统,他都是可以发光的”,这句话至今让吴敏印象深刻。

当然,学校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比如,学校比较小,“连游泳池都没有”,好在“学校愿意听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在不断地改进中”。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8

转眼间,Emily已经在这所学校读到四年级了。原本,吴敏计划高中时,将Emily送到希腊读书,“将来做华侨生,回国参加高考”。但在算了一笔账后,计划提前,“小学毕业就送出去。”

如果不算柔术呀,这些杂七杂八的兴趣班,Emily每年花在教育上的开销20万起步,但对比欧洲小众国家,吴敏观察到学费几乎没有超过11,000欧元的。

除此之外,去海外读初中,意味着能接受更纯粹的国际教育,“他们的升学率已经达到了85~95%能进 Top前50,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吴敏分析说,“而且孩子越晚出去,将来会越难适应。”

近来,吴敏注意到,身边出现了一种现象:这两年,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很多家长“组团式”出国。地点有日本、加拿大,更有经济实力的,直接去美国,“但是上海这次疫情其实只是一个催化剂,并不是根本原因。”

最关键的原因是,一来是上海卷得实在是太厉害了。这种卷不仅是孩子学业的压力,“家长之间也在相互卷”。

拿女儿Emily所在学校举例。有一次,吴敏看到一个孩子的英文说得特别好,她问家长孩子在哪儿补习,是怎么学习的,“但家长非常不愿意分享”,这让吴敏感到无法理解,“我看到好的学习资源都会主动分享给其他家长的,但其他妈妈,你问她,她就是不告诉你。”

二来是家长们担心分流,“现在我看到,很多公立学校的家长都准备要走了”吴敏说。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9

如今,去希腊的各种手续和准备工作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为了让Emily将来能更适应那边私立学校的教学进度,吴敏给她报了一个三年级的美国在线课程。

“每天上半个小时,但课程内容非常深。”

比如,三年级的课程就在让孩子们讨论植物跟给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影响;核武器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等,这种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和思考深度,让吴敏感叹道,“很多大人都未必能理解,但这样的讨论可以让我的孩子眼界变得不一样。”

为了孩子上学,上海妈妈“组团”出国,海淀妈妈体制内外摇摆不定(组图) - 10

关于Emily的未来,吴敏比较从容。

希腊只是一个跳板,“她将来上大学,无论是想申请德国、法国,还是英国,我们家长都会退出,让她自己选择。也不用去盯着顶级名校去考,只要考近前50,相信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

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在与三位妈妈的对谈中,我们发现,无论哪种教育,都有其正面也有其反面。

但经济基础坚实的家庭,往往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强,也因此拥有了更多选择权。但当国内卷不动了,到国外读书真的是解题的最佳答案吗?

这恐怕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但吴敏相信,“选择大于努力”。

有意思的是,针对外教流失这个话题,三位妈妈回答出奇地一致。妈妈们相信,外教流失只是少数学校的个别案例。她们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是,学校外教资源相对稳定。此前,媒体和家长们有夸大之嫌。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关于教育,我们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轻易受其他家长的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自己的小孩究竟要选择哪种教育,家长们要自己多用眼睛看,用心去观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h呵呵
h呵呵 2022-07-27 回复
当下生孩子真是害人害己
HE小乐
HE小乐 2022-07-26 回复
还摇摆不定? 该怎么做,裆中央核心早指明了方向。
鹤Howard
鹤Howard 2022-07-26 回复
放着墙国学校不上,也要把孩子送到水深火热的西方国家,这是赤裸裸的乳滑
黑皮野丫头
黑皮野丫头 2022-07-26 回复
现在还不润,更待何时。将来官匪勾结,横征暴敛,到时想走来不及了
贪吃的喵星人
贪吃的喵星人 2022-07-26 回复
说得好像国外没有疫情一样?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