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6日 17.1°C-18.8°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2023-03-03 来源: 九行Travel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翻看最近的社交平台,#上海人正在排队出国# #福建和两广出境游热度狂飙#。各大机场正在抓紧加密国际航线,前往世界各地的首团陆续出发,甚至,第一批出境自由行的游客已经回家了。

在全国人民“喜迎报复性出游”之际,我们不禁好奇,那些以“小京都”“小奈良”“小巴黎”而著称的国内网红打卡地,会不会面临关注度的滑坡,成为朋友圈鄙视链的底层?那些日常“假装在国外”的博主们都怎么样了?

一、“假装在国外”系列有多火

社交媒体所呈现的美好生活总在别处。但如果不出国甚至是足不出省,就能感受到异国风情,这事儿怎么听怎么划算。

之前,在社交平台上抢占流量高地的国内主要旅行目的地包括但不限于“小京都”“小奈良”“小巴黎”“小瑞士”。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 1
“小字景点”泛滥。/截自小红书

细数国内的“小字辈”景区,其门槛就像娱乐圈评选“小花”“小奶狗”一样苛刻。

要么形似——确实有不少特征相似的建筑物、动植物或者其他自然景观。三两座寺庙、一片真假难辨的樱花或者枫叶林,间或点缀着盏复古小灯笼,“小京都”便实至名归。

白墙配蓝屋顶,石头台阶配路边野草,“小圣托里尼”的风味也瞬间漂洋过海来到了游客身边(至少是镜头前)。

要么神似——拍游客在选大光圈虚化背景,在可以精修、调色、切换滤镜的互联网上,稍微有点素材就有机会和景区原址博一个不相上下。

在街边咖啡馆点上一杯冰美式,乍一看“小巴黎”“小首尔”的chill氛围拉满,实际带着 Mac “纺织ppt”,随时随地为甲方服务的气势也烘托到位了……

反正一切不方便去的热门国家或城市,在国内不同的地方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找到“平替”。

春天来了,如果暂时无法去日本赏樱,那就去鼋头渚和武大,只想角度合适不强求亭台楼阁加持的话上海的顾村公园也可以前来一战,毕竟上海利西路还可以“假装在韩国”,上午日本、下午韩国,东亚一日游坐个地铁就能搞定。

当然,除了早年盛行的“小字辈”句式,“假装在国外”系列在近几年的发展迭代中,也在不断进步。

“真不是国外”“家门口的马尔代夫”们已经取代“假装在巴黎”“京都平替”等系列表达,成了出境游放开后新的流量密码。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 2
“真不是在国外”之厦门圣托里尼。/截自小红书

至于他们的家门口和国外景点,到底有几分相像,这个问题比较主观,见仁见智。但只要标题里这国外景点足够知名,这条帖子便获得了天然的流量担保。

实在词穷,他们还能加上一句万能的“不是国外!再问就烦了!”自我烘托出一种火爆的氛围,不必在意到底有没有人问。

文案之外,足够好看的图也是“假装在国外”系列能一直吃香的重要原因。

人造景点的话一定少不了全景玻璃、欧式建筑风格。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 3
自问自答的“别问了”也成为流量关键词。/截自小红书

自然景观大多数时候靠天吃饭,必要时也可借用滤镜引爆朋友圈。

在网易数读2021年的统计样本中,全国至少有63个城市拥有“小圣托里尼”,62个城市拥有“小京都”,61个城市拥有“小镰仓”。时至今日,国外哪个热门目的地,又在国内的大好河山悄悄安了新家,这或许已经数不清楚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美图和精心编排的宣传文案,任何一个心智不坚定的旅游爱(大)好(冤)者(种)刷到类似的分享或者宣传,都很难不心动。

二、“假装在国外”系列还能火多久?

社会学家迪安·马康纳在《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一书中指出,图像将未知的景观从默默无闻中拔起,将它们标记为重要的值得观看之物。于是在景区拍照打卡,成为了一种时尚,景区拍照的人,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当拍照、出片成为旅游时的刚需,“假装在国外”式的打卡,就像不少微信好友热衷于把家乡填在冰岛一样,满足了一种微妙的社交需求。

那个一度被争相假装的“国外”,它首先是远方,肩负着发帖人和观众对于“美好”的想象。

其次,它足够知名,不需要过多解释就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再不济,它也代表着“诶嘿,你怎么天天都在上班,我有时间出来玩”。

在流量和热度的诱惑之下,万千网友当然是哪里好看拍哪里、哪里粉丝喜欢拍哪里,当出片成了最重要的事,真实的旅行体验就被放在了第二位。

在早期小红书式的旅游攻略帖中,“滤镜诈骗”防不胜防。但现在,“良心博主”不仅告诉了你地址、机位,连姿势和滤镜也都说得明明白白,大家心照不宣、各取所需,毕竟美的事物,无人不爱。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 4
不少博主开始附上拍照角度与滤镜。/截自小红书

而事实上,“蹭热度”这股东风,可能是景区自个儿造的。

湖南张家界景区就曾因为是阿凡达取景地将自家的乾坤柱改名“哈利路亚山”而引起诸多争议。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 5
张家界:嗯嗯,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交融。/ unsplash

就连本来生活方式和韩国“雷同”的延吉,也是靠着“藏在东北的韩国城”的名头,才一步步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更别提那些为了揽客直接复刻国外,尝试1:1还原国外经典的偷懒式景区建设。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 6
一比一“还原”的小镰仓。/截自小红书

当一位网友自称“某地刘亦菲分菲”的时候,她除了搞笑没有伤害到任何人,而当一个景区盲目偷懒复刻,打着中国“小××”的名头揽客,再高的流量背后多少透露着几分尴尬。

曾经,我们都以为只要人们还爱拍照和打卡,“假装在国外”系列就还会以各种形式生根发芽。但当报复性出国来袭,“原装”和“正品”将回到同一竞争赛道,留给这类国内“平替”景点的退路可能已经不多了。

毕竟,它们还不是真的“平价”替身。小红书平台上,一个关于“放开后,国外游和国内游你会选哪个?”的帖子下,零散的两条评论表达着自己被“坑”后的无奈和愤怒。

最后一批“假装在国外”的博主,已经失业了(组图) - 7
来自被坑者的“叹息”。/截自小红书

或许,试图偷懒直接走别人的路的结果,是到头来自己无路可走。反之,发掘景区自身的优势、听一听普通人的心声,努力做自己才是大势所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vickyyyyyyyy
vickyyyyyyyy 2023-03-03 回复
东方芝加哥、内陆小鹿特丹、中原小首尔——河南郑州......
喃喃1019
喃喃1019 2023-03-03 回复
最烦得就是各类打卡的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