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1日 14.2°C-16.1°C
澳元 : 人民币=4.6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没有命令不许开火!”9·13的记忆(图)

23天前 来源: 炎黄春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凌晨,发现目标

1971 年 9 月 13 日,星期一,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国的大事。那年我是空军高炮部队的一个新兵,当时驻防在北京市朝阳区双桥,我所在指挥连的任务是在团指挥所战备值班。由于1969年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中苏军事对峙高度紧张,我们指挥所平时处于二等战斗值班状态。

我们班的任务是负责有线通讯联络,用电话接听传达上级指挥所的指示通报,了解连队的战备值班状况。在指挥所平时值班的人员中,唯一能够走动的就是我们班的岗位。其余各班的人员值班时都头带耳机,随时收听不知何时突然出现的电波信号,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一刻也不敢怠慢。

白天值班的人多一点,有事时可以替换一下。晚上就只能自己顾自己了。除此之外,安放在指挥所外的警报器由我们班负责管理,一有情况立即拉响警报。9 月 13 日凌晨,营房周围一片寂静,我们都已熟睡。突然,一阵金属撞击声把我惊醒,我马上意识到那是盖在警报器上的铁桶掉到地上了。紧跟着“部队一等”的喊叫,我迅速跳下床,穿好鞋子,连军装都没穿好就往外跑。这时警报声响了起来,战友们迅速跑向指挥所,进入各自的岗位。

我和值班参谋同时进入作战室,看见值班的标图员正在远方图版上标示目标,一条粗黑的航迹在图版上从西北方向北京延伸。按照规定,我立即在一号线的位置上就位,接听上级指挥所的命令。

我擡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是凌晨 4点16分。一时间,整个指挥所各种通讯器材的响声,电话铃声,脚步声,交集在一起,但很快就安静下来。各班人员按分工查询各连队完成“部队一等”的情况。起先我们以为是上级搞例行演习,检查一下部队的战备情况,在向上级指挥所报告全团已进入一等之后,就等着听上级讲评。

至于图上的目标,也以为是按照预想假设的,检查一下标图员接收信号的动作。上级一号指挥所多次来电查询主要首长是否已就位,并通报今天不是演习,各级指挥员立即就位。值班参谋一看团首长还没到,叫联络员再一次拉响警报,又让总机通知司令部。

很快,团长和参谋长气喘嘘嘘地跑进指挥所,一进门就大声问道:什么情况?作战股陈副股长简单汇报了情况,团长命令,雷达站根据远方图版的数据搜索,发现目标立即上报。很快,团雷达站发现目标,各连指挥所分别上报已接收到雷达站发出的目标情报,得知这一情况后,团长把目光转向近方图版,看看目标到底是什么,它要干什么?

我们知道,今天真不是演习,应该是有敌情了。根据雷达通报,近方图版上显示一架飞机从西北向北京市临近。目标缓慢移动,陈副股长熟练地使用指挥尺在图上度量目标航迹,经过计算,他判断可能是直升机。经请示,他的判断很快得到了证实,并根据已有资料分析可能是苏式米—8 直升机。

一架直升机来干什么?凌晨时分,天上地下一片漆黑,根本找不到目标。作战参谋立即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单架直升机的出现估计会有几种可能:一是执行伞降或机降,敌人对我地面目标进行偷袭和破坏。造成的损失应该是局部的,影响不大。何况此时天黑,如果没有地面接应,不易得手。一旦被发现,肯定有来无回。第二种可能是佯动,以单架直升机吸引我防空部队的注意力,其他大编队机群随后从各个不同方向同时或分批对我首都目标进行攻击。

但只要远方警戒雷达加强对空搜索,就能及时发现目标,我们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射击准备,以对付来犯之敌。最令人担心的是第三种可能,单架直升机携带核弹,那就不好处置了。果然,上级通报直升机可能携带核武器,立即通知各连队做好防范,要有最坏的准备。

“没有命令不许开火!”9·13的记忆(图) - 1

当时作者在炮位上的留影

周恩来亲自指挥

由于目标距离太远,且飞行高度较低,处于炮瞄雷达搜索的盲区,雷达很难发现目标,这时各级指挥员都很着急,纷纷来电请示。我们也不明情况,再一次向上级一号指挥所请示。这时,我的耳机里传来了一些杂音,这在平时与一号指挥所的联络中从未出现过。是干扰信号?还是线路串音?仔细一听都不像。

突然一道命令传入耳中:“大炮小炮一起开火!”怎么这样下命令?平时训练也没有这样的术语,而且声音较弱小,不是直接来自一号。因为一号使用了单向扩音设备,通话时声音很响,等待时线路里非常安静,一点杂音都没有。正犹豫时,耳机里响起一号指挥所的命令“空军首长命令大炮小炮一起开火!”

我一边立即复述命令,一边迅速记录接收到命令的内容和时间。这时我才知道,我们的线路已经通过一号线与空军指挥部和中央军委接通,能直接收到最高指挥机关的作战命令,这太不寻常了。然而,我传达的这道命令,却引来我们指挥所内一阵紧张。当时我自己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见几乎所有人都看着我,团长双眼瞪了我一下,那眼神既严肃又困惑,是战士传达错了,还是自己听错了?

团长也有点失去了自信。他又望了一下坐在我身边负责监听的连长,连长点了点头,算是做了肯定的回答,上级的命令确实是这样的。紧跟着报务员报告,他们从电台里也接收到了同样的命令。事后我才知道大家当时为什么那么紧张,此时全团正处于一等战斗状态,根据规定,在状态没有恢复二等以前,执行这个命令就是要开打,真炮实弹要上膛了。

我们的炮阵地布防在北京的东南部,而目标出现在北京的西北方向,此时我们全团的炮口都正指向北京城,这个时候不紧张才怪呢。自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我们这支部队就担负着保卫北京的防空任务,从未搞过实弹射击。平时我们常说,保卫北京的部队是里三层外三层,我们是最里层,真要轮到我们动手,说明已经相当危急了。

而今天,没有任何征兆,情况不明,且目标离我们又那么远,射程够不着,却命令我们开火,确实让人不可理解。难怪大家听到这条命令时,都用各种眼神看着我。其实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根本没时间让你去讨论,军人的职责就是执行命令。在这种情况下上级下达这样的命令,可见要击落目标的决心。只见团长果断地拿起话筒向全团下达了“供弹”的命令。这个命令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迅速传达到各战斗连队,情况严峻的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紧接着,又一道命令传来:“没有命令不许开火!”耳机里我听到一个似曾熟悉的声音,但又想不起来,这声音既坚定又沉稳,想多听一句,又没有了。随即一号指挥所重复了刚才那道命令:“总理指示,没有命令不许开火!”对,是总理的声音!虽未直接聆听过,但在广播、电影里还是听过多次的。我立即复述了总理的命令并做下记录,一看表,天那!这两道相互矛盾一打一停的命令下达的时间前后不到一分钟的间隔。

太快了,简直让人无法适应。人们常说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今天算是真正领教了。是周总理亲自当时作者在炮位上的留影连线北京军区空军指挥所,直接指挥我们今天的战斗。得知这一消息,指挥所内的气氛更加严肃了,团长立刻向各连下达了停止供弹的命令。指挥所里,我们把全团的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

上级指示,要我们按照部署,各连队向自己担负的防卫空域实施警戒。我们团的环视雷达继续监视这架来历不明的直升机。此时它正在延庆、昌平一带上空盘旋,高度不高,速度很慢。

突然,标图员用红笔在图上点了一下,很快划出一道轨迹并报告:发现目标小型机两架,高度 × × !这一情况我们迅速上报并请示目标性质,上级通报是我空军的歼击机升空执行拦截任务。上空有我机,我们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根据空炮协同的作战预案分工,目标将由歼击机负责,我们高炮只担负对我机的掩护任务。

可是歼击机并不向直升机开火,而是围绕它不停地盘旋,看来是想要迫降直升机。由于这两种机型的航速相差太大,歼击机盘旋的飞行半径很大,而直升机几乎原地不动。标图员在图上一圈又一圈地画圆,画重了擦掉,擦了又画。这样相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间歼击机有返航的,又有升空的,轮番对直升机实施迫降,直到直升机目标从我们雷达中消失。这时,天已大亮了。

目标消失以后

上级指挥所通报目标已消失,但还是没有下达恢复二等的命令,要求各部队根据防空预案向各自的警戒空域搜索,发现可疑目标立即上报。天上没有发现新的情况,地上的问题就来了。各连队纷纷请示炮瞄雷达可否关机?

原来炮瞄雷达开机时间太长,许多零部件发热易损,尤其核心部件磁控管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极易损坏。加上发电机长时间开机,油料消耗很大,各连纷纷告急。的确,从凌晨部队进入一等到目标消失,时间过了两个多小时,后面还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经请示,上级同意我们火炮停止联动,但人员在阵地待命,不许离开。油机关闭一台,另一台保持对雷达开机供电,全团的炮瞄雷达按命令轮流升降高压,向各自负责的警戒方向搜索。

同时我们立即通知后勤部门迅速向各连运送油料,做好长时间战斗的准备。直到忙完了最后一阵,基本上就没什么令人紧张的事情了。可我们指挥所内仍然是一等全员上岗,首长们也一步不离岗位,胥政委不知什么时候也进了指挥所,他平时是不到这里来的,今天却搬了一张凳子坐到我的桌子旁边,也许他也想早一点知道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通往上级指挥所的电话是那样安静,什么声音也没有。此时首都上空同样宁静,一架飞机也没有——所有的民航班机全部取消了。天亮了,连长请示团长后,让炊事班把饭菜直接送到指挥所外,我们和首长分批轮流就餐,谁也不敢远离指挥所半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下去。由于是全勤值班,各班人员根本轮换不

过来。我们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值班。大约三天后,才有了民航班机的过航通报,任何一架飞机的起降都要事先经过上级批准,并提前通报给各部队,北京上空的飞行秩序才慢慢恢复。

这样的日子直到国庆节后才逐步恢复正常。事后才知道,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周宇驰等人劫持了一架直升机准备外逃,被飞行员陈修文发现,他趁着夜色悄悄掉头返航。这才有了一架直升机从张家口向北京临近的一幕。直到天亮,劫机者发现并没有飞出国境,又见有歼击机拦截,只好迫降在昌平附近,被地面的北京卫戍部队控制。

而当年,是在一个多月后,传达了中央文件,我们才知道发生了 9·13 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了巨大的震动,尤其我们师的叶副政委是叶群的弟弟,更感觉到了异乎寻常的震动。我经历了国家发生的如此重大的事件,虽没放一枪一弹,却是那样惊心动魄,以至于许多年后仍不能忘却。

关键词: 战斗直升机命令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