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1日 21.6°C-24.6°C
澳元 : 人民币=4.64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1天前 来源: 每日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除了山姆、网红餐厅,售楼处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香港人北上消费的必去之地。这几年回来买房的普通香港人,更在意一件事——性价比。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1

珠海、中山成了香港人扎堆买房的新宠。3000元,在香港只够月供个停车位,而在旅游城市珠海可以月供一套50平方米的商住公寓。2024年6月底,深圳至中山的跨江通道正式开通后,和珠海一马路之隔的中山房价均价却便宜了一大半,更是成了香港人的“快乐老家”。

打拼了一辈子的蓝领、退休的“阿sir”,去海外积累大半生的香港人,正通过一套套房产,构建在大湾区退休的蓝图。社交平台上,有人羡慕,“爽爆,香港赚钱内地使”,有人担心“年纪大不用返香港睇公立医院?”还有年轻人在评论区打探,在大湾区买房旅居甚至提前退休的可能性。

文 |李清扬

编辑 |张轻松

运营 |泡芙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2

中山、珠海成香港人买房新宠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3

香港人来内地买房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但与过去踏足深圳、广州等几个大湾区最富足、最有投资价值的地方为投资而买房不同,这几年回来买房的香港人,更多在意一件事——性价比。

2023年5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港车北上”的实施安排,获得许可的香港私家车,可直接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往来香港与广东省,引发港人北上游玩的风潮。

有的人玩着玩着,就产生了置业的想法。

申请港车北上之后,肖峰每个礼拜都会开车上珠海吃喝玩乐两日,每个月下来,住酒店的开销差不多2000元,他琢磨,“不如在珠海买一个房子”。

肖峰妻子“超级中意”山姆,珠海山姆所在的香洲区是他们心目中的最佳选择。中介带他看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公寓,楼下即是明珠轻轨站,离山姆距离近,总价50多万元,贷款十年,月供2000元,“抵得过住酒店”。不过,想面积大一倍,达到100平方米,公寓换成住宅,价格立刻就上去了,“需要300万元”。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4

▲ 珠海山姆店人山人海。图 / 视觉中国

在广东省内,珠海均价并不算低,仅次于深圳、广州。港珠澳大桥建成后,除了核心市区香洲区均价可达三四万元每平方米,作为连接港澳陆桥的国家新区,横琴片区房价更是一度高达五六万元每平方米。

为找寻更有性价比的地方,肖峰把目光投向珠海西部的斗门区,这里被称为珠海的“价格洼地”,一套建内133平方米的住宅,价格只需要117万元,“我差点当场付钱”。

最终,出于便利程度和个人需求,肖峰还是买了最初看上的50平方米商住公寓。小红书上,肖峰兴奋晒出新家,不少香港人在底下咨询,物业费多少,是否民水民电,首付多少,有没有车直发香港站,表达出具体的兴趣。

作为海滨城市,又是港车北上到达的第一站,珠海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很多如肖峰一样的香港居民。在珠海做房产中介的黄晓天告诉每日人物,“有些居民一开始只是想来这边旅游消遣一下,看到房价便宜很多,生活又方便,月供只需要三四千元,对于香港两三万元的月收入来说是很轻松的,于是就产生了买房的想法。”

3000元,在香港只能供月租停车位,来到内地,却可以供一套还不错的房子,这样的换算,性价比无疑是突出的。

珠海之外,毗邻的中山也正在成为港人青睐的居住地。

从地图上看,中山像一把勺子,插在珠海的市中心香洲和略偏远的斗门之间。香港人走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洲之后,“先经过中山便宜的地段,才能到达珠海便宜的地段”。

珠海当地出租车司机这样形容:“一条马路隔开,一边在中山,一边在珠海,中山那边的房价立刻便宜一万元。”

为了便宜的房价,加之可以自驾的便利,“反正到了口岸,坐车15分钟和30分钟都是坐车”,许多香港人开始考虑去中山买房,“毕竟中山比珠海便宜”。

2024年6月底,深圳至中山的跨江通道正式开通,这意味着,香港人进入中山的通道多了一条路线。从中山的马鞍岛开车到深圳的宝安国际机场仅需半个小时,比深圳市内其他区驱车前往机场的时间还短。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部,东临珠江口与深圳相望,西接江门,南连珠海,北邻佛山,周边辐射广州、深圳、珠海三大国际机场,东南部依托珠江口港湾联通海洋,“去哪儿都方便”。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5

▲ 深中通道。图 / 视觉中国

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加上靠近香港的语言和饮食文化,中山吸引了薛家燕、佘诗曼、任达华等一批港星扎堆前往,买房置业,也让更多香港人了解了中山。

《南方日报》报道,2024年7月到9月,根据中山市排名前80的楼盘销售数据,香港客看房量占比约30%,购房成交率占比30%,超过了深圳客。

驻扎中山,在大湾区做了十余年中介的罗宾观察,香港人最青睐的户型是90到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这类房子在内地属于刚需户型,在香港人看来,可以算改善住房,“在香港,100平方米可以算是豪宅”。

与之相对的是,出手阔绰,买300平方米以上真豪宅的有钱人并不多,“我问过一些真的有钱的人,他们大部分都说,不想拿太多钱在内地买房”。原因在于,“现阶段他们还是以香港居住为主,偶尔来这边,没必要买这么大的”。

豪宅类型中,比起别墅,大平层更受青睐。买大平层的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厂的老板,“有点级别的人才会有这个需求。年龄大了不喜欢住别墅,喜欢大平层”。

在罗宾看来,深中通道开通之后,来中山购房的需求进一步被刺激,市场需求还没到饱和的高峰期,“中山和香港的距离真正被拉近了”。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2

蓝领、公务人员扎堆大湾区养老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3

去珠海、中山买房的香港人,很多都提到了一个节点——退休。

提早计划退休生活,是很多香港人,尤其是从事蓝领工作的普通人人到中年就有的考虑。香港房价贵,不少人奋斗一辈子也供不起一套房。对于这样的群体,香港政府出台了公屋制度,以优惠的租金将房屋租赁给合资格的香港居民。

在珠海出生的林锦尚在香港过了大半生。1985年,23岁的他正在珠海做老师,香港的姑姑姑父膝下没有子女,要他过去。他听了父母的命令。

来到香港,一切从头开始。他进过制衣厂做工人,在机场干过仓库管理员,后来结婚生子,一家五口,靠他一个人赚钱养。1997年,他申请到了公屋,三房两卫,53平方米。香港的房屋没有公摊,朋友夸他,这算是公屋里的“楼王”了。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8

▲ 香港公屋。图 / 视觉中国

当时的月租金3000港元,他在机场做管理员的收入是一万港元,三分之一上交给房租。他一周工作干6天休1天,仅有的休息时间多用来补觉,“那个时候就想,等有经济能力就回内地买个房子用来度假或退休生活”。

为了多赚钱,“人家拿机票去旅游了我不去,有时间就接班,一小时50港元,一天最多4小时,就多200港元,这样慢慢攒”。攒够钱,已经到了2015年。林锦尚去珠海看房,房价5800元一平方米,他挑选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户型,50多万元,一次性付清。装修花了8万元,停车位6万元,加起来总共70万元。

他是最早那批回到内地买房的香港人。这批香港人多为解决住房刚需问题,在内地有亲朋好友,因此北上置业时间早在十年之前,早于港珠澳大桥通车,更早于港车北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发的消费潮流之前。

消化完刚需之后,改善型购房的需求渐渐凸显,“近两年会来珠海中山买房的,基本都是四五十岁,上了年龄的,想过更好的日子的人”。

70后黄萧文,就是抱着“退休后去过更好生活”的念头,于2019年在珠海买了房。她和丈夫在香港奋斗多年,有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两人都觉得拥挤。黄萧文可以远程办公,在家办公也不方便。“我当时就跟先生说,老了就去大湾区居住,买两套房子,一套出租,一套自己住。”

2019年还是楼市的上升期,房价一天比一天高。她担心再不上车就晚了,连忙付了两套期房公寓的首付。没想到紧接着是疫情,等重新通关之后,她到现场收楼,“旁边的基础设施很不理想”,她顿时失去了居住的欲望。她算幸运,成功收了楼,附近有不少楼盘,还在烂尾等待施工中。

直到港车北上政策落地,黄萧文和丈夫才真正开始驾车到珠海看看。比起商业街荟萃的拱北和市中心的香洲,她更喜欢环境优美的金湾。开车从港珠澳大桥出口到金湾,也就20多分钟,这里天蓝海阔,居民不多,堵车很少。第二天,她就去找了房产中介,看中了一套128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月租金4600元。这样的房子放在香港,租金要翻十倍,“三四万元才能租得起”。

回香港之后,黄萧文和丈夫商量,把香港和内地的两套房子租出去,再到金湾租房生活。丈夫已经退休,黄萧文可以远程办公,最重要的是——两人没有孩子,不需要为孩子考虑兜底。这一点,比起大多数人,已是轻松万分。

在香港,退休后的保障主要来自于强制性公积金,“存30年也不一定存到几百万港元”。在罗宾看来,想在香港养老,“不说800万港元,没有1000万元都不够”。由于养老的压力始终悬在头顶,甚至有的人退休之后,又重新找工作继续打工。坐的士,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头在开车;餐饮行业的服务员也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罗宾开玩笑说,“去住养老院,都不知道是护士服务自己,还是自己服务对方”。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9

▲ 在香港,服务业从业人员往往也并不年轻。图 / 《白日之下》

按照60岁退休,再生活20年来说,以香港的物价,即使刨去医疗费用,一个月两万港元的生活费,要覆盖全部开销,日子还是挺苦的,“但两万块拿到内地其他城市去就能过得很好”。

除了居住在香港的本地人,不少早年移居海外的香港人,也陆续来到中山、珠海看房。这类人群二十来年在异国打拼,到了退休年龄渴望落叶归根。回来之后,发现北上内地消费已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于是一个带一群,开始考虑在大湾区买房养老。

黄萧文有一些生活在加拿大和欧洲的朋友,听说她搬过去,都在问她,那边怎么样?也考虑“退休了来住”。

罗宾也有位顾客,很年轻的时候就去英国了。去年春节,他回香港探亲,发现哥哥姐姐都在中山买了房子,跟着到了中山过年。亲身看过之后,发现城市跟想象中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干净,城市化先进,消费和房价都不高,于是考虑回来买房养老。

罗宾问起他在英国的生活,酒吧文化和喝酒是不是很盛行?“他说酒吧好玩个屁,喝酒倒是天天喝,但都是下班了以后在家里对着电视机喝啤酒。想找朋友喝酒,需要开车一个小时,又花钱,又不方便。”

罗宾建议他退休了直接回来,“这边住得又大又漂亮,吃喝玩乐也便宜,你再多买一套收租,不是挺好?”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2

入乡随俗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3

目前来看,黄萧文和林锦尚们在珠海的生活确实美妙。

首先,花费肉眼可见地变少了。2023年初刚刚重新通关那会儿,黄萧文也曾大包小包去深圳的山姆抢购。“香港买一顿做两个人晚餐的荤菜就要100多港币,而在山姆买足两周的只要1500元”。

居住在珠海之后,她去山姆的频次改为了一周一次,“这边去外面吃饭也好,去超市买菜都很便宜”。开支也减半了,在香港,她和丈夫每月开支6万港币左右(折合人民币56210元),在珠海,最多两三万港币(折合人民币1.7万元至2.6万元)。

停车更是便宜了10倍,从香港4200 港币(折合人民币3935元)一个月,到珠海350元一个月,“这个差距太大了”。

搬到珠海之后,黄萧文丈夫的失眠消失了。黄萧文每天的生活也健康规律,早上起来出去运动,买菜回来之后在家办公。闲暇之余看电影、散步。内地的生活软件她都懂,点外卖用美团,爬山攻略用小红书,购物用拼多多。

唯一的不足,大约是朋友少了些。她在家附近报了一个瑜伽班,只有一两个能说上几句话的“同班同学”,“现在,我最好的朋友是我丈夫”。

还有一个小遗憾在于,黄萧文五年前买的两套公寓,一个月能回收租金7000元左右。然而因为是高位上车,两套房子的房贷加起来共有两万元。有了内地生活的经验,她计划,在珠海住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再换一个城市生活。

林锦尚尚未退休。他现在在香港政府医疗部门做保安,“是公务员,算编制哦”。说起这个,他语气里透着几分骄傲。原本60岁他便可以退休,“但我们医院管理局可以合理返聘5年,这5年,我的福利是最好的”。延迟退休在他眼里不是痛苦,更是享受。

他酷爱骑行,在香港和珠海分别都有多部自行车。距离退休还有三年,林锦尚期望等那天到了,“马上买房车去旅游,去感受全中国的大好河山”。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12

▲ 林锦尚酷爱骑行。图 / 访谈者提供

对于房车,他的期待是“有放单车的地方”“能升顶,上面有个阳台,坐在那唱K、喝茶”。至少需要40万元,质量好一点的70多万元,“我都攒好了。我买东西不贷款的,利息太高”。

罗宾今年58岁,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曾是香港警察,后来又去读书,先去日本,又去厦门,成了上世纪90年代少数同时掌握日语、普通话、粤语的人。他在对日贸易公司干了十几年,接触过商业地产。2019年,有人向他咨询内地购房事宜,一来二去,他就开启了房产中介之路。

疫情期间,香港人看房的热情都没有中断。罗宾为此专门在香港包下了一个展厅,同中山当地开发商打电话视频看房,“有不少通过视频成交的客户”。

疫情放开之后,由开发商补贴、中介组织的“睇楼团”更是火热。看房团往往包装成旅行团的样子,象征性收取50元到一两百元费用,在一到两天的行程里带人寻找美食、体验温泉,顺便去楼盘看房。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13

▲ 香港看房团。图 / 罗宾摄

“只要有人愿意看房,就有成交机会。”

在带顾客看房的过程里,罗宾发现,“中山这个地方确实不错”,决定带孩子去中山居住。在移居中山的香港人里,罗宾是少数把孩子也一同带过去的。

对于不少人来说,香港的医疗和教育是他们无法割舍的。黄萧文每个月会把父母接来珠海生活一周,多数时间,还是她开车回香港看望父母,“他们年纪大了,医疗都在那边”。

香港医疗一直被诟病排队时间长,“分流之后也要排四五个小时”。但林锦尚自豪的点正在于此,他是医疗系统的编制内,有员工排队渠道,速度会快不少。因此他老了也打算两边跑。

他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有的在香港为第一套房子奋斗,有的已经去了国外。他没有劝子女来珠海和他一起生活。两地的消费差异显著,薪酬和工作机会显然也是有区别的,“香港工资高一点,回内地如果只能找到二三千块一个月的工作怎么搞?”

据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2024年经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超2700万人次,同比增长72%;出入境车流超555万辆次,同比增长71%,这是大桥开通以来年通行量首超500万辆次。2024年该口岸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以上天数达50天,是2023年的10倍。

港澳人的涌入,自然地在重塑大湾区城市生活的生态。

詹瑄在珠海一所中学任英语老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开始避免周末去山姆。原因很简单,人太多了。开进山姆的地下停车场前就要堵好久的车,其中港澳的车牌数不胜数;好不容易进店了,推车上下两层塞得满满当当、操着粤语的香港游客到处都是,排队结账又堵车了,又要等。

2023年,得益于港澳居民强大的购买力,珠海的山姆被买到了全球第7,销售额达到了25亿元人民币。

不止是山姆,按摩店足疗店、食饮店也到处是港澳人。詹瑄每天讲课,长时间站立,周末不时会去按摩放松。她从熟悉的店员那儿得知,常去的按摩店从去年底至今又新开了两家分店,“百分之七八十的顾客都是香港澳门来的”。

社交平台上推荐中山必吃的石歧佬乳鸽,有本地人在工作日的下午一点半去餐厅,排到293号,发出惊呼,“被港澳深的人攻占了!”平价面包店采蝶轩,多了很多背着背包、头发斑白的香港叔叔阿姨,有的店员表示,“经过观察,叔叔阿姨最爱的是肠仔包”。

带人看房之余,罗宾还会拍摄中山美食探店、教香港人如何办理医保、介绍中山一日游行程等视频。用他的话说,“不止做房产服务,还做买完房子之后的装修、水电煤气、吃喝玩乐出行等方方面面的‘终生配套’服务”。

北上消费的香港人,扎堆中山买房养老(组图) - 14

▲ 罗宾还会拍摄中山美食探店、教香港人如何办理医保等视频。图 / 小红书@罗宾SIR

退休来享受生活的人是罗宾服务的主要顾客,而罗宾自己,却表示要干到70岁,“我儿子才8岁”。他在小红书上自我介绍:“退役香港阿Sir,20期新扎师兄,协助港人于中山珠海置业,致力推动港人融合大湾区生活。”评论区,面对各种疑惑和争论,罗宾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入乡随俗。”

(除林锦尚、罗宾外,其他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港珠澳大桥去年客流车流量创新高》人民日报

2.《深读|“扎推”买房,港澳人才爱上中山生活》南方日报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