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县城的二手JK,到底成了多少国家的时尚?(组图)
别问中国校服有多国际化,看看穿上它的外国潮人有多潇洒。
你青春的噩梦正在悄无声息地被运往非洲、南美、东欧和中东,然后被远方的人们抢购一空。
你的旧校服在彼岸找到了新家,给需要它们的人们带来了洋盘和快乐。
以前,拿起AK和长矛就代表力量。
而现在,穿上中国校服就代表未来!
成都七中影响了乌干达审美。
株洲二中制霸了伊拉克街头。
从前,他曾高举长矛,战场上的咆哮震天动地。
而今,他化身东方战狼,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儒雅与青春活力并存的奇特魅力。
那曾经象征勇武的皮质披风,被一件挺括的蓝白制服所取代,部落的狂野也被这一抹淡雅驯服了。
当问起这件尖货的主人——巴布鲁·没牛汉·羚羊·星期一·国庆节·拉利贝拉——为什么总是撸起左手袖口,他说:“我不希望我牺牲后,敌人捡起我的衣服就能穿。”
时代变了,战士也懂得了文武兼修的真谛。
仿佛在说,青春的残酷和冲动的惩罚也能化作时尚的狂欢。
17岁的亚美尼亚少年阿茨图赫扬·巴库尼茨独具商业头脑,从一件川大附中起家,经过苦心经营,如今已坐拥一座有几十件中国二手校服的精品地摊。
他专门为追求潮流的外高加索青年提供各式各样的中国正版校服。
他是自己中国校服业务的活广告。
每次在商场里晃上一圈,都能为他拉到几个新客源。
中国初高中今年主打的款式,决定着非洲20国明年的流行趋势。
只要有最新的中国校服到货,潮人们总是第一时间杀到当地校服摊前,挤破头地买买买。
外国人消费中国产品并不令人感到惊讶。
但当你在非洲街头看到一个人穿着一件并不能被严格定义为商品的服装,那上面印的“余姚中学”4个汉字,还是会在你心头挥之不去。
这是文化出海跨界对撞的必然结果。
昔日部落争霸的硝烟,变成了讨论知识的学术范儿。
曾经刀光剑影的较量,演变为象征智慧的书卷气儿。
黑叔叔穿上中国校服,不仅是为了蔽体,更是为了遮住所有质疑的目光。
部落之间不只有厮杀的惊心动魄,也有读书改变命运的信仰和态度。
跨越时空的校服并不是布料的堆砌,而是部落与世界、野蛮与智慧、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部落青年们纷纷效仿,他们在打猎归来之际,不再高呼战鼓,而是穿上这来自东方的华服,悠然自得。
在校园情怀的映衬下,那一张张曾经被战火淬炼的脸庞,仿佛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墨韵,眼中闪烁着理性与梦想的火花。
中国校服在气质上朴素、干净、纯粹,在性能上宽松、弹性强、透气耐磨。
鲜明的色彩、丰富的花纹,再配以神秘的Logo和硕大的东方文字,这些设计元素让它在时尚的不断轮回中永远占据一席之地。
这种永不过时的潮流单品,撑起了发展中国家的服装市场。
中国二手校服物美价廉,备受国外年轻人的追捧。
穿起来不仅时髦,而且整个人还被镀上了一层神奇的东方美学光环。
如今,中国校服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他们在追赶最新潮流时的好恶。
一位肯尼亚马赛人服装设计师称:“中国二手校服让我们的传统民族服饰瞬间变得黯然失色。
它们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文化符号、一段历史的见证。”
欧美服装品牌曾经试图用高科技、复杂裁剪和奢侈品牌标签打造所谓的摩登生活方式。
结果却发现那种穿越时空的校园记忆,远比任何设计语言都来得打动人心。
于是,一时间,中国校服也成为了各国设计师争相解构与重建的对象。
其所蕴含的质朴与历史厚重感,让他们趋之若鹜。
一群来自中国佘镇的中学生声称,Prada抄袭了他们自2006年以来就在穿的校服。
学生们将一件价值257美元的Prada Polo衫与他们的校服上衣进行了比较。
后者的价格仅为5.70美元。
这显然不是设计师品牌第一次从中国街头的日常穿搭中汲取灵感。
如果现在再穿上你的高中旧校服,你可能会像非洲兄弟一样感到自豪。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现役的校服问世,是有史以来最舒适、最运动的制服款式。
这种校服一般由涤纶和晴纶制成,剪裁宽大。
虽然超大号的运动服让本应像新鲜苹果的孩子看起来像一袋变质土豆,但在国外潮人看来,这正是中国有嘻哈最好的证明。
叛逆的Bros甚至会在上面进行创造性的涂鸦。
中式校服也早已被载入了时尚的史册。
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了这种制服,因为它是中国流行文化美学的一部分。
中国校服的审美价值,一直是公众争论的话题。
新浪微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9.7%的中国人不喜欢他们的校服。
“中国校服是全世界最丑的。”
这条留言获得了最多的点赞。
中国女孩的青春被世界上最丑的校服毁了
我的校服好难看
尽管如此,这也意味着仍有10.3%的人认为这种衣服看起来不错,把这个比例放到全世界,那就是7亿人。
而如果要问韩国人的意见,这个比例可能更高。
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显然,韩国学生甚至羡慕中国校服。
因为中国校服的宽松,为身体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为什么韩国学生嫉妒中国“丑陋”的校服
无论如何,不管你是部落战神,还是洗地耗材,都可以安全地穿上中国校服,不卑不亢。
这件校服阻止了我们在外表意识刚刚萌芽的时候就以外表来评判别人。
大家都穿上校服,它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身份——学生。
而现在穿上中国校服的外国人,所展示出的却是另一种最鲜明的形象——潮人。
五彩斑斓的校服一上身,便像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草原的沉寂。
而当你看到越来越多出圈的中国的二手制服,成为了外国青年们文武双全的时尚标配时,别问为什么。
时尚的变迁,从来都是这么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