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9月16日 11.2°C-13.6°C
澳元 : 人民币=4.7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重新认识这些中国男人 盘点动车事故感人瞬间

2011-07-29 来源: 新浪女性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导语:7月23日晚上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在这场事故之后的救援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身边的这些中国男人,有血性,有胆识,有担当,是这场灾难背后让人化解悲痛重寻希望的支撑力量。

 

新浪女性综合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导致D301次1、2、3列车厢侧翻,从高架桥上掉落,毁坏严重,4车厢悬挂桥上,D3115次15、16车厢损毁严重。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209人受伤,11人情况危重。

贵州小伙孙华

  贵州小伙7进车厢救8条生命

  事故发生时,22岁贵州小伙孙华和工友正闲着无事。突然的异响,让他意识到出大事情了,他赶紧和工友回去准备了手电筒,一路往现场狂奔。

  “我爬进车厢,里面腰都伸不直,黑压压都是人,呼救声、哭喊声让人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害怕了,唯一的念头就是救人。”孙华说,被挤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年轻妈妈,她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小女孩,当孙华和工友想把她拉出来时,年轻妈妈哭着央求他们先救自己女儿,最后,小女孩安然无恙,而这位妈妈的左手却早已断裂。

  孙华说,他和工友爬进爬出,总共进了车厢7次,救出了8个人,除了一位伤势特别严重外,其他人都扶到了马路上等待救援。

  孙华最后休息时,是晚上11点半。此时,大规模救援人员已经赶到现场,警方也拉起了警戒线。

  一天晚上的奔波劳碌后,第二天老板让孙华休息一天,但是他和工友们还是照常开工。

  “救人是应该的,我们老板也去了。”孙华觉得,救人这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当时路上都是泥,脚一踩下去,鞋子都拿不上来,我们老板就直接把鞋脱掉,后来脚还被扎破了。”

  孙华说,回来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肩膀和耳朵也被扎伤了,但都是小伤,没有大碍。

  “见死不救,那还是人吗?”这个去年刚刚来温州打工的小伙子,很平静地说。

温州特警支队支队长邵曳戎接受央视采访

  特警队长抗拒吊车指令 坚持救出幸存女孩

  据了解,24日下午,邵曳戎接到指令:用吊机把车厢吊到桥下清理。邵曳戎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正是邵曳戎的这一坚持,搜救人员随后从车厢里救出被困20多小时的女童项炜伊。

  在7月23日晚上发生的追尾事故中,D3115次动车16号车厢应该是最倒霉的一节车厢了D301次动车追尾撞击D3115次后,由于惯性作用,D301次的1-4号车厢先后重重压过D3115次16号车厢,然后才坠落高架桥,而D301次的5号车厢在冲上D3115次第16号车厢的后半截时就停在了上面。

  5号车厢重一两百吨,小型破拆工具根本无法撼动它,因此,到24日凌晨4时,两列动车除16号车厢后半截外,已经全部搜救结束。而生命探测仪对16号车厢后半截的探测也表明,里面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存在。直到24日下午4时许,一辆重型吊机驶来,将压在16号车厢上的5号车厢吊走,被压扁的16号车厢才全部呈现出来。


  就在这时,救援现场突然发生了争议。看着刚刚清理掉上面废墟的D3115次动车16号车厢,一名铁路工作人员提出,把这节已被压扁的车厢先吊到桥下再搜救。不行!指挥救援的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邵曳戎坚决拒绝说,万一车厢里还有生命,先吊到桥下会造成二次伤害,必须先在桥上完成搜救。

  当这个救援细节26日被媒体报道后,邵曳戎迅速成为网友心中的“英雄”,很多人向他致敬,尊称他为“共和国脊梁”。网上甚至有人称“邵曳戎因此得罪人而被处理”,对此,温州市公安局昨日明确表示,这纯属谣传,邵曳戎未受任何处分。

  温州鹿城区消防大队勤奋路中队指导员姜建序26日说,他并不清楚当时是否有人指令先将16号车厢吊到桥下再搜救,但最终,他带领消防战士在桥上完成了搜救,救出了小炜伊。(来源:羊城晚报)

司机潘一恒

  司机潘一恒紧急制动 胸口被闸把穿透

  7月23日22时15分许,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武警从已经严重变形的司机室将潘一恒救出。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呼吸,穿着蓝色的工作服,胸口被闸把穿透。

  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没有顾上逃生,而是紧急制动,为旅客赢得了一份生机。

  潘一恒忠于职守牺牲自己的果断举动,让网民感动。一些网友发帖表达敬意,也为他的逝去感到惋惜。

  网友“云淡风轻”说:“很难过,司机潘师傅恪尽职守,将生的希望留给乘客,好样的!”网友“狐狐”说:“向列车司机致敬,向死难的同胞们默哀。”更有许多网友都发出了“向您致敬!”“一路走好!”等祝福。

  相关:18年来未出行车事故

  潘一恒是福州市晋安区人,住在福州。

  他的邻居说,当天凌晨3点多,潘家就传来哭声,后来才听说出事了。

  潘一恒的妻子,是福州闽侯人,儿子今年7岁。

  资料显示,潘一恒,1973年出生,1993年8月从广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福州机务段,一直从事机车乘务工作。

  2008年5月,为迎接温福线动车组开通运营,潘一恒报考了动车组司机,2009年6月份取得动车组驾驶证。

  从参加动车组司机选拔考试、铁道部面试、西南交大理论培训考试到最后的实作培训考试,他都取得了良好成绩。2009年10月份走上动车组司机岗位后,潘一恒始终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动车CRH1A、CRH1B、CRH1E、CRH2A、CRH2E型号动车组的操作技能,是动车组技师。

  据统计,到发生事故牺牲前,潘一恒安全驾驶动车238262公里,从事机车乘务工作18年从未发生任何行车事故。

  姚晨(微博)在自己的微博中说:“昨晚在事故中不幸去世的火车司机潘一恒师傅,是我父亲的好兄弟,他们曾在一个车组工作。父亲悲痛万分,他告诉我:潘师傅的孩子才7岁,他为人憨厚,工作兢兢业业。如果不是他拉下紧急制动系统,那伤亡人数会翻十几倍。”

 

租住在周围的农民工兄弟和附近的村民都赶来救援

  更多:农民和民工为救伤者 三天没睡染成“血人”

  (辽沈晚报)事故发生后,消防队员飞速赶来,而租住在周围的农民工兄弟和附近的村民也迅速赶到现场,为现场的救援出自己一份力。

  伤者陈爱听回忆,“当时车厢掉下来之后,很多操着外地口音、有些甚至赤裸着上身的人跑过来救我们,消防队员把我们搜救出来,他们就赶紧把我们往救护车上送”。对于这些不知道名字的人,陈爱听打心眼里感激。

  7月24日上午,动车追尾后的救援行动仍在紧张的进行,一位名叫李冠卫的农民工兄弟却还是出现在了救援现场,他的眼里满是血丝,但他仍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进行的救援,一点也没有遗漏。

  而在李冠卫身后的不远处,除了事故现场热火朝天的救援,就是不远处一排排高低不一的民房,而李冠卫就租住在这些民房当中。

  在走访当中,当地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里租住的几乎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而事发当晚,正是这些人在救援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李冠卫是河南周口人,事故发生后到昨日凌晨2点多,李冠卫和一百多名附近的农民工兄弟和村民们,一直奋战在救人第一线。

  在事故发生不远的现场,李冠卫时不时地看一下救援队伍的救援,然后一边将事发当晚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娓娓道来。

  因为在事故发生地不远的房子里,李冠卫和自己的几名老乡第一时间就赶到了高架桥下,而住在附近的不少农民工和当地居民也都迅速赶到了现场。

  李冠卫描述,当时和几位老乡最先看到的就是垂直掉下来的D301次的4号车厢,“没有梯子,桥上面我们上不去,就救桥下面的。”

  李冠卫回忆,最初的救援因为陌生和慌乱显得有些困难,“我们没有工具,也没有经验啊”。而且李冠卫描述,最先只赶来了3辆救护车,完全“不够用”,而随后救护车才陆续赶到。

  大规模的救援随后展开,因为有了更加专业的救援队伍的参与,李冠卫等人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救援人员在上面切割车厢,而地面下的砸窗等任务就落到了李冠卫等人的头上。

  接过消防队员的锤子,砸碎窗户,然后从窗户里往外救人就成为李冠卫等人最初的工作,李冠卫回忆砸窗时的最初场景,“没想到那车的玻璃还挺硬,砸了一下不碎,只好多砸几下。”

  李冠卫特意换了一身衣服,因为等他回家后发现,“裤子和褂子上全都是血”,李冠卫说:“我也记不清楚到底往车上抬了多少人,反正消防员从里面拉出来一个,我们就赶紧抬到救护车上。”李冠卫粗略估计:“至少得有几十个吧,俺现在腿还疼呢。”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土澳居民ZibUh
土澳居民ZibUh 2015-07-04 回复
该条评论因违规被举报,已自动触发屏蔽机制。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