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5.6°C-10.2°C
澳元 : 人民币=4.8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宝宝耳朵旁有这种小洞?小心,别乱碰

2023-05-17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作者:李文婷,卓正耳鼻喉科医生

好端端的耳朵,既没受过累也没受过伤,为啥会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小洞洞?

而且,这样的洞洞长在自己耳朵上还好,若长在孩子耳朵上,总有些妈妈会忍不住对它“下手”。一旦洞洞里头冒出一些形似于“豆腐渣”的分泌物,妈妈就想上手挤,或用牙签掏,结果稍微弄一弄,孩子耳朵便鼓起一个包!

这个小洞洞,叫做“耳前瘘管”

这个神秘的洞洞,其实来自“娘胎”里,咱可不能随意清理。

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只有5~6孕周的时候,耳朵的发育还仅仅停留在像鱼鳃一样的原始结构,我们管它叫做“鳃弓”。它会发育成6个耳丘,进而不断重组、融合,最终形成耳廓(如图)。

图片来源:Ballenger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7版-耳科学与耳神经科学分册

但是,如果胎儿的耳丘没能顺利融合,就像狗不理的包子开了口,便会形成一个瘘管。超过9成的瘘管,开口均位于耳轮脚前(如图),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小洞洞。

据统计,中国每100个人里就有1~2人会出现耳前瘘管。部分耳前瘘管是遗传性的(不完全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统计,有大约40%的耳前瘘管发生具有家族史,双侧发生的瘘管更容易出现遗传。

图片来源:王栋,罗五根.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4):740-743

小洞洞为啥冒出分泌物,

清理分泌物还易引起脓肿?

大部分耳前瘘管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总有部分不安分,喜欢飘出一点“味道”。

这是因为,瘘管内覆盖的是复层鳞状上皮,存在皮脂腺、汗腺等腺体。这些上皮不断脱落堆积在瘘管内,便形成了皮屑,加之腺体分泌液体,导致瘘管膨大变成囊状,还会有臭味的皮脂样物溢出瘘管口。

这些分泌物不是不能清理,而是不能“随意清理”。挤压瘘管口,或伸入不干净的牙签、粉刺针等器物,很容易将细菌引入瘘管中,一旦引发感染就有可能迅速形成脓肿。

爱干净是好事儿,但不正确地清洁护理,可能会坏事儿。

日常护理:

没有分泌物:无需特殊清理。

发现分泌物:我们用酒精棉片或安尔碘棉棒轻轻拭去就好了。

需就诊的情况:

如果出现瘘管口皮肤红肿、疼痛,瘘管口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提示有急性感染的可能,建议尽快就诊;

如果皮肤已经明显隆起,摸上去软软的有波动感,提示可能已经形成脓肿了。

耳前瘘管脓肿该怎么治疗?

首先,我们会在脓肿处切开一个小口,从脓肿口放出大量黄绿色脓液,既要彻底清洁脓腔,还要取部分脓液进行细菌培养。

接下来需要每日换药,考虑到引起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我们通常使用阿莫西林作为抗菌药物。

理想的情况下,治疗五天后脓液彻底消失、伤口愈合,细菌培养的结果符合我们最初的判断,那么因为“一时忍不住”引发的肿包,就能告一段落了。

看到“切开”、“换药”这些字眼,当爹妈的都会心疼,谁也不愿孩子遭这罪。更糟糕的是,耳前瘘管还容易反复感染,这可怎么办呢?

瘘管若反复感染,建议手术切除

完整切除瘘管,是对付反复感染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如果瘘管经常有分泌物,但尚未感染,我们也可以选择预防性的手术切除。

当然,大部分没有任何症状、感染迹象的瘘管,是可以不做干预的,但是要注意观察。

耳前瘘管会影响听力吗?

不会,但是要重视听力筛查。

如果耳丘在重组融合过程中,同时引发了其他的异常,可能会合并其他耳部畸形,便会引起听力下降,如外耳道闭锁、中耳听骨链畸形等。为避免忽略了其他的耳部畸形,听力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还有一些综合征,如腮-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BOR),其特征表现为耳聋、耳前瘘管、鳃裂囊肿、耳畸形或肾脏异常等,常有家族史。

如果存在耳前瘘管的孩子,出现了听力下降,或者有耳肾畸形、颈部瘘管等情况,那么就需要排查综合征的可能性。不过,这些综合征发病率极低(鳃耳肾综合征发病率为1/40000),不需要常规给孤立耳前瘘管的孩子做肾脏彩超筛查。

耳前瘘管确实是一个不简单的小洞洞,再小的孩子出现瘘管,也务必要进行听力筛查,尤其是新生儿。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耳前瘘管该怎么护理呢?记住这3个Tips:

1. 没有分泌物时,日常无需特殊清洁护理;

2. 发现瘘管口有分泌物,切勿挤压或者伸入针状物体清理,可用酒精棉片或安尔碘棉棒轻轻拭去;

3. 如果发现皮肤有红肿、压痛表现,需警惕感染的可能,请及时就诊。

耳前瘘管不可怕,不懂得护理才可怕。从小养成的好习惯,能让孩子一生受益。

本文作者 李文婷 卓正耳鼻喉科医生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

审稿专家 姚琦 卓正耳鼻喉科医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

参考文献

[1]https://www.uptodate.cn/congenital-anomalies-of-the-ear.

[2]Noah S. Scheinfeld et al. The preauricular sinus a review of 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treatment, and associations. Pediatric Dermatology,2004,21(3);191–196.

[3]王栋,罗五根.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4):740-743

内容团队

医学编辑/隼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ID:D-HealthExpress),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