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31.2°C-35.5°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把芯片设计思路带回正轨 酷睿Ultra 200V让轻薄本回归用户需求的本源

2024-09-05 来源: 新浪科技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芯片制程越来越接近1nm,单靠制程升级带来的性能、能效提升远不如28nm到14nm,14nm到7nm这样的飞跃式升级。同时,处理器的架构变革虽然能够让每一代的IPC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但终究不如堆更多核心,抑或是以提升功耗来换取更澎湃的性能输出来的更加直接和简单。因此我们逐渐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仅上游芯片厂商之间开始频繁比拼核心数量与功耗释放,下游OEM厂商也逐渐沉迷于在功耗释放、散热、性能三者之间寻求极致平衡,为的就是让自家产品的跑分看起来比别家更漂亮。

但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做法下诞生的那些所谓的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们是否真正能够覆盖不同用户的需求呢?答案当然是“不”。在我看来,这种对于性能的偏执追求,更多的是满足那些所谓的需要极致性能体验的用户,而往往无法照顾到那些真正需要长续航、低噪音、优质体验的用户。

其实就在我身边,很多朋友需要的笔记本电脑是噪音低,甚至会更青睐无风扇设计;很多朋友则更加希望获得真正长效的续航能力,而不是在跳脱官方设定的测试环境之外续航就大打折扣的“伪长续航笔记本”;同时也有很多朋友其实并不需要一味的高性能,因为这其中的一些产品在跑满性能状态下,键盘中部或顶部区域往往会有烫手的感觉。

·设计思路转变 让轻薄型笔记本芯片重回正轨

所以,笔记本,尤其是轻薄型笔记本芯片的发展,是该需要一些思路上的转变了。而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的出现,或许就是能够凿开思维裂缝的那一记重锤。

其实跟大家一样,我在德国柏林参加酷睿Ultra 200V发布会时,起初也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英特尔要砍掉2个性能核、4个能效核、2个超低功耗核以及超线程技术,让酷睿Ultra 200V系列全部成为8核8线程处理器?为什么不去进一步提升核心数,或者降低功耗限制让OEM通过各自调校去获得更漂亮的跑分?要知道,以英特尔的技术实力再去增加一两颗核心,或是做功耗上的调优是没啥问题的,但为什么酷睿Ultra 200V看起来反而是在开规格上的倒车呢?

直到我看到高达50%的能耗缩减,仅37W的统一峰值功耗,大大加强的新一代锐炫核显以及更强AI算力的新架构NPU,同时再看看酷睿Ultra 200V系列首发产品的阵容与定位,上述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瞬间清晰。

首先正如前面所言,其实在广大的PC用户群体中,并非每个人都非要过于极致的性能体验。就拿笔者个人来说,作为一名经常出差的科技媒体工作者,我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第一需求是一定要有真实的、足够长效的续航能力。

何为“真实的长效续航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当我打开文本编辑器码字的同时,再打开Photoshop放在后台随时切换处理图片,再打开QQ音乐听歌,甚至有时后台会播放B站4K视频或者虎牙、斗鱼游戏直播的情况下,笔记本不插电仍然能用整整一天,这对于我来说就是“真实的长效续航能力”。

然而可惜的是,在以往使用过的大量不同品牌、不同配置的所谓的x86 Windows长续航笔记本里,几乎没有能够完全符合需求的产品。这意味着当用户的真实使用环境一旦跳脱出厂商设定好的续航测试场景,那么官方续航测试结果就会明显失真,这些续航时间测试结果也就对用户毫无意义了。

全新的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通过核心数量的缩减以及相应的架构设计调优,使其整个平台的能耗下降了50%,这是最有效的提升续航能力的设计思路。看上去失去了不少核心与线程,但获得的能耗收益比失去的要大得多。因为它将使x86 Windows笔记本在续航方面能够与ARM架构产品有一战之力,甚至有可能会超越ARM架构产品的续航表现。毕竟,英特尔酷睿平台有着独一份的Windows软件生态优化,而ARM架构产品在以往的测试中,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虽然原生应用效率高、体验好、更节能,但大量需要转译的x86应用会显著影响ARM架构产品的续航能力,这一点在兼容性极佳的酷睿平台上完全不用担心。因此只要总能耗缩减下来,续航自然而然就能获得有效提升。

当然,英特尔并不会因为把能耗降下来就忽略了性能。实际上,相比上一代Meteor Lake处理器,酷睿Ultra 200V系列在9W功耗上的8线程性能,比Meteor Lake 14线程性能高22%,每线程性能高2.1倍;在17W功耗上,酷睿Ultra 200V 8线程性能比Meteor Lake 22线程性能高10%,每线程性能高出3倍;在23W功耗上,酷睿Ultra 200V 8线程性能仅比Meteor Lake 22线程性能低6%,每线程性能高出2.6倍。这种聚焦于平台本身能效比层面的提升,对于轻薄型笔记本电脑来说,远比先给一个高功耗、多核心后期再去做能效平衡调校的处理器更有价值。

同时,酷睿Ultra 200V的性能核与能效核的IPC较上代分别提升了14%和68%,这意味着性能核提升虽然在正常范围,但强力能效核的加入使其能够承载更加重度的任务。尤其是轻薄本面对的常见应用有8个核心做支持已经足够,因此酷睿Ultra 200V在实际应用性能层面,其实并没有受核心数量的缩减而影响多少,反而是用更小的代价换取了更高的能效比,从而使得未来的轻薄型笔记本产品具备真正出色的续航能力,以满足对续航有高要求用户的需求。

在这一点上,酷睿Ultra 200V让轻薄本芯片设计重回正轨。因为它真的不需要像全能本和游戏本一味去卷多核和功耗输出,毕竟轻薄本和全能本、游戏本有极大的使用需求差异,以往的发展路径无形中让轻薄本也卷入到了全能本、游戏本的竞争套路中,这本身其实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基于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打造的轻薄本新品,如Acer Swift 14/16 AI,华硕灵耀、无畏、破晓,戴尔XPS13等等,都给出了超过25小时的续航表现,这里虽然有水分存在,但从侧面反映出了酷睿Ultra 200V确实在能效方面有着巨大提升,这才给了各家OEM以充分的信心。

同时大家也一定注意到了,酷睿Ultra 200V芯片直接集成了系统内存,这一变化将降低40% PHY物理层功耗,并且能够让笔记本主板设计的更加小巧,进而在提升能效的同时,帮助OEM更加轻松地设计出更加轻巧便携的笔记本产品。

·更强的锐炫核显 提升平台延展性

以往,用户之所以能买游戏本就尽量不买轻薄本,说白了就是希望花出去的钱能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体验。比如同样花8000元,游戏本可以兼顾办公与游戏,而轻薄本以往就只能专注于办公,至于便携性,这在用户看来往往不是具有决定性的购买决策。

因此,英特尔作为最大的集成显卡厂商,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核显图形性能的进步。比如在锐矩与锐炫显卡出现之后,笔记本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NVIDIA MX系列的入门卡了,这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集显笔记本图形性能的跃迁。

其实第一代酷睿Ultra平台所搭载的锐炫核显就有着非常惊艳的图形性能表现,即便当前热门的《黑神话:悟空》,其实也能够在合理的画质设定下顺利跑在锐炫核显上。而伴随酷睿Ultra 200V系列而来的锐炫130V/140V,自然就更加让人期待了。

锐炫130V/140V采用Xe2新架构设计,引入全新的XMX引擎、Xe-cores数量、光追单元、矢量引擎、缓存等方面有着全方位的提升,这些进化换来了相比上一代锐炫核显多达31%的游戏性能提升,而且对比高通骁龙X Elite和AMD锐龙AI 300两大竞争对手的集显,也有着性能层面的领先优势。发布会现场的Demo里我们看到,《古墓丽影:暗影》在1080p、中等画质、XeSS性能模式下平均帧数达到74fps;《赛博朋克2077》在1080p、中等画质、XeSS性能模式下平均帧数达到60fps;《F1 24》同等画质设定下,锐炫140V的帧数更高、画面更加流畅。

其实出色的图形性能能够为轻薄本带来不错的游戏性能只是一个方面,另外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因此而来的更强的平台延展性。正是因为锐炫核显有着足够强劲的图形性能,因此在笔记本电脑之外,时下不少Windows掌机也开始搭载酷睿Ultra平台。而全新的酷睿Ultra 200V更强的锐炫核显,自然会给未来的Windows掌机注入更加流畅的游戏体验。

·AI PC体验升级 英特尔Evo再度进化

酷睿Ultra的出现定义了AI PC,它让这个英特尔率先提出新兴概念迅速具像化,同时加速推动整个AI PC产业的迭代升级。而接下来的动力输出,就交给了全新的酷睿Ultra 200V系列。

AI PC在硬件端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自然是NPU。它是低功耗高算力的AI计算模块,与CPU、GPU一起,适配不同种类、不同负载的AI计算需求。NPU算力升级,意味着AI PC进入新的时代。

酷睿Ultra 200V CPU+GPU+NPU算力总计达到120TOPS,其中NPU算力由上一代的16TOPS暴增至48TOPS。新的NPU集成了12个增强版SHAVE DSP(Streaming Hybrid Architecture Vector Engine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以用于高效的LLMs和Transformer的加速,并且支持原生激活功能和数据转换。其带宽是上一代的2倍,内置6个神经计算引擎,MAC(Multiply-Accumulate)阵列能效也得到优化,峰值性能高出上一代4倍,能耗更低、性能更强。

当然,硬件算力进步对于促进AI PC发展而言只是一个方面,结合严苛的英特尔Evo认证,才是秉承对用户负责的完整推进方式。所以在发布酷睿Ultra 200V系列的同时,英特尔也第一时间公布了与之对应的全新英特尔Evo Edition笔记本电脑的最新规格。

作为与时俱进的严苛验证标准,想要获得其认证并不容易。一系列的验证流程下来最长可能会达到12个月。想要取得Evo认证的产品,必须经过预评估,之后才能进入长达至少6个月的正式认证阶段。在这期间,产品要接受10种不同的标准测试,如屏幕显示效果、音频素质、摄像头、连接性、续航、快充、噪音、散热等等。经过反复测试和调优,最终符合英特尔Evo认证标准的产品才能走出实验室,贴上英特尔Evo Edition的标签。

基于酷睿Ultra 200V打造的英特尔Evo认证产品,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整体能效、性能和响应能力、散热、噪音以及续航等几大维度做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可谓是真正的严进严出。在这些认证规范框架的约束下,酷睿Ultra 200V平台的AI PC自然会推动相关产品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其实在电脑行业有一个公开的秘诀:犹豫不决不知道买啥电脑的时候,认准英特尔Evo认证就够了。

·结语

过去几年,笔记本行业卷跑分、卷功耗释放的风气弥漫到游戏本、全能本甚至轻薄本等各个产品品类上。他家跑1000,你家跑999就是性能差、体验差的表现。这一认知不仅在用户群体中屡见不鲜,甚至在不少厂商眼里也成为铁律,因此容不得一分一毫的跑分误差。进而导致不少产品都开始卷功耗释放、卷跑分表现,而忘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不都是以暴力的性能输出为基准的。

其实游戏本或者全能本用户追求极致性能无可厚非,但轻薄本在设计时也把性能/功耗释放摆在第一位,就真的有些矫枉过正了。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系列的出现,其实对于轻薄本设计思路的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加关注能效比,更加合理的核心分配和调度,更低的核心/内存延迟,更出色的图形性能以及AI算力,其实带来的体验远比单纯卷性能和功耗要丰富的多。以往不计代价一味高功耗、高性能,跑分是好看了,但是用户却失去了长续航、低噪音、散热体验、甚至便携性,大多时候真的有些得不偿失。而酷睿Ultra 200V通过大胆的设计思路变革,让轻薄本能够借助低能耗平台回归用户需求的本源,在这一点上真的很值得业界所深思。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