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7°C-9.7°C
澳元 : 人民币=4.82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4天前 来源: 综合报道 原文链接 评论8条

本文综编自美国之音中文网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广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欧盟已经宣布,即将从7月初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加征最高可达38.1%的惩罚性关税。欧盟的这个举措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1

在此之前,美国率先宣布把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大幅提升,从25%提高到100%。土耳其近日也宣布了对中国进口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加征关税40%的决定。

为什么欧美各国纷纷将矛头对准中国电动车?中国又会采取哪些报复性反制措施?

欧盟各国对中国电动车围追截堵

6月12日盟委员会宣布,自7月4日起,向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在原有10%的进口电动车关税的基础之上,中国车企最高可被额外加征38.1%的惩罚性关税。

在此之前,美国和土耳其已经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美国之音报道称,6月8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加征40%的关税,以阻止经常项目赤字的恶化并保护土耳其国内的车企。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2

土耳其加征中国进口汽车关税的总统决定预定将于7月7日生效,除了40%的关税税率外,每辆中国进口车最低的关税金额为7000美元。也就是说,如果一辆中国进口车的关税按40%计算税额不到7000美元,那么必须按7000美元缴税。

上个月美国总统拜登率先宣布将把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大幅提升,从目前的25%提高到100%。拜登表示,“我们不会让中国(汽车)涌入我们的市场,使美国汽车制造商无法公平竞争。”尽管美国方面的这一举措是预防性的(美国尚未允许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但它却在全球产生了风向标的作用,担心中国过剩产能可能会伤害本国产业的国家正在行动起来,保护本国市场。

欧盟棒打中国电动车掀起舆论热议

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

欧盟这一举措在全球引起很大反响,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

美国之音中文网报道称,如果欧盟的决定付诸实施,这将是继美国之后,西方第二大经济体向正在大规模涌入欧洲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发出了叫停的红色信号。文章称这一决定标志着欧盟贸易政策的重大变化。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3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周三报道说,欧盟大幅度提高关税将意味着布鲁塞尔将跟随美国在对华贸易中采取更为保护性的立场。西方官员对中国廉价电动车大量进入欧洲市场可能对欧洲就业市场和重要的战略产业造成严重伤害的担忧正在日益加重。

(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BBC中文网发文称,欧盟打了中国最疼爱的“孩子”。

文章表示,10年之间,十个产业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最为耀眼,崛起速度之快,科技含量之高,经济效益之强,其他九个产业鲜有匹敌。因此,它极有潜力成为“习时代”的政绩名片,没想到在十周岁的春夏之交,中国这个最爱的“孩子”被美国和欧盟,先后打了一顿。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4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5

(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法广中文网报道称,布鲁塞尔的目的是以此打击中国的倾销行为,因为中国对自己的工业提供了大规模补贴。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6

德媒对此也做了大篇幅报道,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称,欧盟内部对这一决定也存在分歧。德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其汽车行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德国警告称,关税可能会引发“贸易战”,损害德国企业的利益。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7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8

消息引述荣鼎咨询高级分析师塞巴斯蒂安观点称,惩罚性关税可能“在短期内导致中国出口的电动车数量减少”。“考虑到2023/24年中国40%的电动汽车出口到欧盟,重新规划出口路线将是一项挑战”。

(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为何欧美对中国电动车如此不满?

一夜之间,为什么欧美各国纷纷将矛头对准中国电动车?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称,中国率先实施了有针对性的产业战略来推动其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向中国国内企业以及研发部门投入了大量国家资金。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9

根据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去年发表的一篇报道,自2014年9月1日起,中国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17年、2020年、2022年先后三次延续该政策。截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累计免税规模超过2000亿元。这些财务上的优惠政策让中国电动车企业在提供更便宜、更高效的电动汽车的竞争中获得了关键优势,而美国的领先汽车制造商并不总是享受到如此慷慨的国家补贴。

此外,中国车企也受到了国内市场需求激增的推动。睿咨得能源调查发现,去年12月全球销售的所有新电动汽车中,69%来自于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出口数量也在飙升。据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统计,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的海外销售额增长了70%,达到341亿美元。其中近40%出口到欧盟,欧盟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最大出口地。这种快速增长令欧盟感到震惊,欧盟认为北京对该行业的“不公平补贴”正在“对欧盟电动汽车制造商造成经济损害的威胁”。

关税将产生何种效果?

由于市场对中国如何回应欧盟计划对受到政府大量补贴的中国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担忧,欧洲一些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股票星期四(6月13日)进一步下跌。但同时,包括受到关税影响的中国电动车厂商的股票反而上扬。

德国之声中文网引述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估算,今年中国向欧洲出口了约50万辆电动汽车。如果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数字可能减少四分之一,至37.5万辆。而这一缺口的填补可通过欧洲制造商扩大在欧洲的销售量,而不是向世界其它地方出口。对消费者而言,供应量的减少可能总体上会推高汽车的价格。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预期今年将占到15%的市场份额。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10

对欧委会来说,电动汽车供应量减少是否是个好主意,特别是欧盟亟须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对气候更友好的转变?就此问题,欧盟经济专员多姆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早在去年10月对中国展开调查时表示,原则上是需要电动汽车的,但竞争仍必须公平。他说,中国政府须减少在国内的补贴、降低产能。

这一议题或将在周四意大利举行的G7峰会上也受到讨论。欧盟对美国的孤立贸易政策持质疑态度。美国政府对中国汽车的惩罚性关税导致欧盟受到更大的进口压力。围绕这一议题的博弈中,美国总统拜登将如何回应特斯拉也将受到欧盟措施影响,是众多待回答的问题之一。

中国将如何报复

中国对欧盟采取的措施予以强烈谴责。昨天,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责欧方的做法,“涉嫌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外交部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反制。

中国《环球时报》援引一位中国汽车行业知名专家的呼吁称,提高进口大排量汽车的关税,以减少碳排放,此举将打击奔驰和宝马等德国高端汽车对华出口。

Teneo全球风险咨询公司的分析师维尔道认为,中国可能对法国和意大利的奢侈品、化妆品、葡萄酒、巧克力及家具征收报复性关税。他表示,虽然德国担心其汽车制造商和化学品生产商遭到报复,但法国和意大利一直是欧盟内部对电动汽车征收惩罚关税的主要倡导者。

围追堵截!继美国、土耳其之后,欧盟也“棒打”中国电动车引国际关注,外媒:中欧贸易战难以避免(组图) - 11

今年1月,中国对从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发起了反倾销调查。一个法国白兰地酿酒团体已经对中国有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深感忧虑”。

咨询公司中国汽车洞察创始人涂乐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中国肯定会报复。我们会密切关注,法国和意大利的奢侈品以及葡萄酒是否被列入报复名单。”

不过他又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并不景气,可能他们只是叫的声音比较大。”

本文综编自美国之音中文网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广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8)
tony chau
tony chau 3天前 回复
中國電車為有內消費,有14億人口的市場,誰怕誰啊。
yyymanyyy
yyymanyyy 1天前
上汽产能利用率才40%,大量工厂闲置,不怕?那就等着裁员
吉小娉
吉小娉 4天前 回复
歐盟早就算好了,這個稅率還有的賺
王祎非得少吃点
王祎非得少吃点 4天前 回复
非洲大陆的消费能力几何
张聿铭_玉米
张聿铭_玉米 4天前 回复
欧盟都是美国一套:玩不过你?就改规则
yyymanyyy
yyymanyyy 1天前
中国对进口车收100%关税的时候,你怎么说? 要是欧盟把税率加到100%,你又怎么说?
凹凸曼沒電了_
凹凸曼沒電了_ 4天前 回复
美国和欧洲是电车消费主力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